高纯度的酒精虽然有杀菌效果,但是却只能用做体表消毒,内用的消炎药,林昭能说出来好几种,磺胺、青霉素等。然而,这些东西的炼制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对于器具的要求也高。
可是,消炎药的生产是林昭要开展大型手术必备的药。否则即使通过手术清除了病灶,病人也会因为感染而不治。
所以,很早之前,林昭就不断向任初原提出制作消炎药的设想。
其实,任初原能够相信她说的人之所以生病都是由于眼睛看不见的细虫导致的这种说法,已经让林昭十分意外了,而现在,她居然在跟一个古人讨论抗生素,这是她之前想都没想过的。
林昭和任初原讨论了半日,突然想起一种现代常给牲畜用的抗生素——大蒜素。这种抗菌药提炼也十分简单,现有的工具都可以满足。
林昭十分兴奋,她对任初原道:“把大蒜捣碎,用高浓度酒精浸泡萃取,然后蒸馏出来,可以得到一种叫大蒜素的东西,这东西就可以抑制很多细虫。”
说起大蒜素,林昭又想起另外一种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提取方法与大蒜素一致,这东西对于治疗疟疾和红斑狼疮具有奇效,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听完林昭的话,任初原神色肃然,确认的问道:“青蒿素真的可以治疗疟疾?”
疟疾是涝灾过后常发的疫病,以往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抑制,如果林昭说的青蒿素真的有用的话,那以后就可以用来防疫了。这样的话,就不是救一两人的命,而是可以救千万人的性命。
林昭也反应过来,原书中,南庆国水患后,三州都有疫症,死去的百姓无数。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现在了。
她有些焦急地问道:“此次淮、青、连三州的水患,已经一个多月了,赈灾的人却还未返京,是不是有疫情?”
“可能是的。”任初原就是想到这个,“青蒿素确实有用?”
林昭连连点头,道:“有的!我们明日就去买黄花蒿,做好准备。”
今日天色已暗,他们一讨论起来就忘了时间。
“现在还未有消息传回来,说不定此次没有发疫。”任初原见林昭很是担心的模样,恨不得现在就出去买药材,就安慰她道。
不是没有消息传回,而是消息传不回来,因为疫情已经开始,来京的路都被隔断了。林昭心道。同时,她又有些自责,怎么会忽略这么大的问题。
她又想起,楚子柔特地上护国寺找任初原,似乎就是为了这个。
因为在原书中,凌煜桓就去了疫区,楚子柔是为了救他。
想通这一节,林昭越发担忧起来,不知道三州的百姓如何了。
带着这种想法,林昭一整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第二日清早,林昭就去找任初原,邀他一起外出买黄花蒿。
路上,任初原问:“往日也有用黄花蒿入药,怎么从未发现它能治疫?”
林昭道:“因为高温破坏了它的药性。”
“不能煎煮,要直接入药?”
“对。”
两人走遍了药铺,也没找到新鲜的黄花蒿。药铺里有的都是炮制过的,炮制过的就没有效用了。
“要买新鲜的,只能直接找药农。”任初原道,“黄花蒿不是什么难得的药材,应该很好找。”
他们通过药铺问到了他们常收药材的渠道,找到不少药农。药农手里也没有现成的,林昭直接发布收购新鲜黄花蒿的消息,让药农把消息散了出去。
在外忙了大半日,临近傍晚时候他们才回府。
 
第33章 女主来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