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林昭站起身,没有行礼,只对他们点了一下头,道:“辛苦诸位这么晚到城外相见。我此次前来,想购万斤新鲜黄花蒿,千斤艾草并食醋、石灰等。”
      杨万等人已得了消息,知道黄花蒿可治疫症,每家药行的库里都存了不少。李掌柜向前一步,朝林昭作揖道:“郡主,在下是昌隆药行的掌柜,鄙人姓李,对于郡主要的东西,我们几个聚在一起商议了一下,主要是近来遭了雨水,今年的新药都收不上来什么,药材紧缺,加之您要的是新鲜的,这个怕是有些难。”
      “难?”林昭挑了挑眉,问道:“那现在能筹出多少来?”
      世界上消息和嗅觉最灵通的就是商贾,她就不信这群人没听到过青蒿汁能治疫病,只要他们听过,必定会大量囤积。
      李掌柜偷偷看了一眼杨大人,道:“只得五千斤罢了,且每斤计价二两银子,端看郡主是否……”
      “二两银子一斤黄花蒿?”林昭还没来得及说话,郑太医先惊呼反问道。
      黄花蒿并不是什么难得的药材,生长条件并不苛刻,且以前它的药用价值不高,常常长满漫山遍野而无人采摘,以往不过百文就能买到一斤品质上好、经过晒干炮制的黄花蒿,这还是单卖的价格,如果是大批量,价格还会更低。
      而如今不过是要买些新鲜的黄花蒿,采摘下来就能卖,他们居然敢喊到二两银子的天价,无怪乎郑太医惊呼出声了。
      林昭沉下脸色,她曾在京城买过新鲜的黄花蒿,不过二十文一斤的价格。禹城这些人明摆着要趁火打劫。
      她没同李掌柜说什么,而是直直看向杨万道:“杨大人也知道这价格?就任由他们如此满天要价?”
      杨万脸色不变,镇定道:“下官不知商贾之事,按照咱们南庆国的规矩法度,也不敢对城中营商干预太多。”
      林昭简直气得有些上火,她如何听不出这位杨大人在故意推诿?
      淮州城就在邻近,以往禹城许多药材都是通过淮州城的水路运往各地,现在淮州城有难,禹城不仅不伸手相助,竟然还做出这等落井下石之事。
      林昭不知道的是,杨万之所以敢如此做,是得了从京城来的指令,他不过是听令行事。
      杨万是庆元六年的二甲进士,蒋元清是当时的阅卷考官,他中了进士后,拜入蒋元清门下,口称他为“恩师”。这也是杨万这些年来官途顺遂的原因。
      前不久,他收到了恩师来信,让他不得对淮州城援手。
      六皇子领众人赈灾本是收获民心的好事,谁知赶上了时疫,被困在淮州城里。
      按照蒋党的想法,他如果一命呜呼回不了京自是皆大欢喜,就算能侥幸留得一条命在,也不能让他得了治疫平患这等天大的功劳。
      与此同时,就在林昭与杨万对上时,淮州城城主府中,六皇子凌煜桓从昏迷中慢慢醒了过来。
      他睁开双眼,见一人正趴在桌子上休憩,嗓音沙哑地唤道:“小路子,水。”
      那人立刻清醒过来,急步奔到凌煜桓床边,惊喜道:“你总算醒了!”

第38章 奸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