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371 章 燕祸[2/2页]

姜姬 多木木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处是黄金,地上都是钱,随便卖掉什么就能赚很多钱。
      这让燕贵们更加喜欢享受,不喜辛劳。
      此时,如果燕王让他们带兵去把能给他们带来无数金钱的商城,不会有一个燕贵肯出兵的。
      他们怕商人跑了以后不再回来,他们就没有钱赚了。
      燕国没人种地,地里长满野草,这些牲口不必刻意去喂,只要放出去让它们在野地里随便吃,等商人来了之后去抓就行了,甚至不必等它们长成,只是两三个月大的牛羊都能卖钱。这生意太好做了!
      所以现在燕贵们很流行一句话,那就是要奴隶,不如要牛羊鸡鸭,牛羊还能赚钱,奴隶要了有什么用?
      如果说漆鼎一开始还不明白这样有什么后果,等他的马群开始挨饿,替他养马的马夫都开始劝他趁马的肉没长老赶紧卖掉,改养牛羊赚钱时,发现问题!
      地里的草只有这么多,牛羊吃了以后,马吃什么?
      但牛羊能赚钱!立等可见!马呢?除了家奴们骑着出去耍威风,还要花钱买草料,还有什么用?
      又不打仗,养马就是浪费。
      于是大批的燕贵开始卖掉手中的马群,只留下极少数量的种马和母马,但他们繁殖出来的马最后还是落到了商人们的手中,商人们说,小马他们也要,刚落地的就行,因为小马肉嫩。
      没有马,没有奴隶,漆四怀疑他们下一步会卖掉家里的兵器,等到需要打仗的时候,燕贵们只能自己上阵了,手中不知有没有一把剑,跨下不知有没有马。
      这才过去几年?燕国已经滑向了一个危险的深渊,却无人察觉。
      可能有人察觉了,燕王。
      但燕王太老了,他还是希望他的子孙能继承王位,不希望这个王位落到漆四手中,是反对燕贵们自取死路重要?还是保存王位和血脉重要?不言而喻。
      对漆四而言,也是一样。他不想去冒犯垂死的燕王,因为燕王已经没什么可害怕的了,他愿意用他的残命换漆四一条命,漆四自己还不乐意呢。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安静的等着,等着燕王死去,等着燕国落到他手中。
      现在,这个蟠郎来找他借兵,一起去郑国抢粮。漆四思考了几天,决定答应下来。
      第一,他可以先转移一部分自己的兵马。在燕贵们纷纷出清手中的马、奴隶的时候,唯有他没有卖奴隶和马换钱,这本来就容易刺激燕王。与其留在手里,不如借给郑国,把这支在外的兵马变成一支奇兵,说不定,最后就是这支兵救了自己的命;
      第二,他缺粮。
      燕王盯得他太紧了,他不敢把一切都摆在明处,只能悄悄屯积粮草。之前,他偷偷用属城的煤矿换盐土就是因为这个,只是出人意料的,来自魏国的商人把他们的坏习惯带到了燕国,他们趁他不在属城,竟然买通城里的人偷偷倒卖煤铁,被他抓住杀了一批人,他卖煤的事也被人发现了。
      之后,燕王就对他的属城盯得更紧了。今年春天买粮时,他没敢多买,买来的数量还不足往年的一半,本来想夏天的时候再派人悄悄去郑国收粮,不料那时郑粮就开始涨价,他的人带去的钱根本没买够。
      到现在,他已经得知今年冬天属城的屯粮不够喂饱所有人了,他的士兵、军奴、军马,都要饿肚子了。
      第三,他的兵已经有超过十年没有打过一次仗了,老兵还在,新兵却还没有见过血。他需要练兵。
      借兵对他来说好处多多,唯一让他担忧的是鲁国会把他的兵马暗害了,可他想不出鲁国害他的理由,难道鲁王不想要一个和睦的邻居吗?
      在解决这个隐忧之前,漆鼎一直不肯松口。
      今天,他终于说了:“如果能有鲁王亲笔书信,我才能信得过蟠郎。”
      姜蟠龙笑道,“我有我王的信物,还请四公子一观。”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璧,上面只有一个字:旦。
      当然,这是仿造的。
      姜蟠龙到现在都还记得公主说:“这东西又没人见过,真见过的还能一五一十把花纹都描述出来吗?做个十块八块的备用。”深宫的那个奇云山人亲手所造,连花纹都仿得一模一样。
      他从来没想过这个东西还能……仿制,但公主就是敢这么想,敢这么做。
      他不如公主。
      他看到漆鼎见到玉璧后就放松了。
      ——这世上没有人能胜过公主。
      漆鼎道:“既然如此,就请蟠郎带着我的儿郎们去吧,还请蟠郎爱护他们,他们就如我的手足一般。”
      鲁国,行宫中,姜武来了。
      “人已经去了一个月了,现在只抢过两回。”一次一个小城。
      姜武叹气道:“死伤不小。”各城的守卫都很严密,攻城本就比两军对垒要难得多。
      姜姬替他倒酒,道:“等燕人来了,让他们冲在前面,我们的人,能省就省,好处可以让给他们。”
      本来请燕兵来的目的就不在抢粮。
      一是为了让郑国更加人心惶惶,催动郑王尽快送粮送城;二来则是为了消耗燕国的兵力。
      他们在郑国死一个人,日后鲁国面对燕国时,就可以少死一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 371 章 燕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