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也罢!”
      高公公闻言,心头一震。
      小太孙说话过于激愤,为了一个投敌的霍氏将军,敢和圣上这般呛声,到底是年纪小,心地过于仁慈。
      不知随了谁。
      殿外坤宁宫的小太监急匆匆往这里跑来,神色惊吓,与高公公耳语。
      高公公一听,立即变了神色。
      顾不得官家还在书房内大发雷霆,走近殿内,只见得小太孙俯首跪在地板上,脑袋像是被砚台砸破,流着血迹,便是这般,他仍是倔强不服,跪地不起。
      高公公到官家面前传话,故意放大了音量,只为了叫太孙也听见。
      “官家,坤宁宫来传,太子妃娘娘,恐凶多吉少。”
      太宗闻言,神色小变。
      跪在地上的小太孙却霎时抬起了头。
      ……
      酷夏接近尾声。
      日头渐而变凉。
      京中发生了不少事。
      只是这样的事,却影响不到寻常百姓的宅院。
      李矜和曹十三娘在院中踢毽子,欢快的嗓音传到亭上。
      李宴看见,耐不住被这声音盘静了心思。
      对面,易安淮可就不如她想的开,神色颇有些严肃。
      “寿王回京了。”他道。
      “是。”
      寿王回京,太子妃薨逝,霍将军死于乱战,寿王只带回了一具面目模糊的尸身,霍氏满门被羁押在牢狱,不日问斩。
      太子也被禁足在府,不得参与朝政。
      倒是小太孙,被接去了宫廷,似乎未被禁足。
      李宴看他思虑过多,又给他带了些消息。
      “寿王此次回京,不光是带回了霍氏的通敌证,还带回了叛城的府州军监,招认的罪己书中,我看见,他倒是咬了不少人,其中,有个人颇有些骇人。”
      “谁?”
      李宴视线朝远处曹十三娘望去。
      “曹宛小郎君的父亲,宣威将军府,曹将军。”
      这话叫易安淮面目沉了又沉。
      宣威将军府在西北大营有数万兵马,统管西山。
      恰是太子一直在拉拢的对象之一。
      霍氏满门问斩,连太子妃都不能顾个周全,岂不是意味着,宣威将军府被俘,亦是早晚的事。
      思到此处。
      李宴刮了刮眉峰。
      此事有些难办。
      寿王现下在大理寺和刑部办案。
      她收了面色:“此番看来,寿王本事不小。”
      易安淮也没心思听她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他正了神色,同李宴道:“家主,我需去一趟上阳,一来一回,快则半月,慢则一月,一月之内,必定赶回。”
      李宴好奇问了句。
      “先生你和曹将军?”
      易安淮点头:“曹将军曾救过在下一家老小性命,当是报恩,此案,我欲为他查个清楚。”
      原来还有这层纠葛。
      李宴一沉思,同意了他去,“既这样,我再派个人与你一起。”
      易安淮却拒绝了她的请求。
      “我一人坐船换道去,反而快捷,不用再多人跟着累赘,回程也走水路,家主,在此拜别,”易安淮站起了身,向她拜礼,“我这就收拾,即刻出发。”
      如此着急。
      李宴也站起了身,扶起了他的手臂,“先生一路多加小心,路上干粮多带些。”

第132章 太孙求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