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劈头盖脸骂一顿[2/2页]

大家碧玉 虫不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姓又很是彪悍——可见当初歆王是多不受待见,才挠了这么块地方。
      一听皇上这么说,歆王也老实了,磕头道:“臣弟领罚,臣弟再也不敢了。”
      皇上低头一看,歆王肥胖的后背上已经湿了一大片,又是心烦,又是好笑,挥了挥手道:“出宫去吧。三天之内,朕也要个结果。”
      被他们这么一闹腾,饭菜早就凉了。
      全锦道:“奴婢已经叫御膳房重新做了粥和几样简单的小菜,圣上您还是用点儿,也缓缓胃气。”
      皇上脸色微缓,点点头道:“上来吧。”
      等这第二轮的晚膳送了上来,皇上一看,玉仁红杞粥颜色清爽,四样小菜配的也好,这才有了些食欲。
      全锦觑着他脸色,小心翼翼地道:“皇上且用着,奴婢也许久没动琵琶了,不如轻弹一曲,皇上边用膳,边品评一番如何?”
      全锦是琵琶圣手,虽然陪王伴驾,大多时候是打理云韶府事宜,鲜少有亲自弹奏以供圣赏的时候。
      皇上倒是有些时日没有听全锦弹奏了,而也精通此道,便笑道:“奏来便是。”
      全锦拿了小内侍呈上来的惯用的琵琶“东风破”,在皇上龙椅下方的一个圆凳上坐好,调整了一下位置,又用手指拨动了几下,那琵琶便发出如同珠落玉盘的声音来,极是悦耳。
      他按住弦,那声音便停了下来,又等了静默的片刻,才轻轻弹奏起来。
      这并不是一首激烈的曲子,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繁复的指法,好似一曲民间的小调,清丽动听,入耳便如同置身于江南村落之中,春风细柳,偶有桃花越墙而出,便引得蛱蝶流连,又似有顽童的清脆笑声传来,惊起鹧鸪不知从何处飞起,忽高忽低地在半空中鸣叫。
      皇上端着粥碗,咀嚼着入口的小菜,闭目细品,神情颇为自得。
      一曲终了,皇上这晚膳也用完了,他的脸色也不像刚才那般暴躁。
      “听卿一曲《鹧鸪天》,倒有身在田间农舍,一品菜根香之感。”皇上放下了玉箸,叹道,“春来耕田四五亩,秋看山林几处红。朕也想像农家翁那样,倒平安喜乐,没有这么多烦心事。”
      全锦起身将琵琶递给内侍,笑道:“百姓们有百姓们的烦心事。就算是田舍翁,哪怕是存了一罐鸡蛋,给大孙子多一个,小孙子还不乐意呢。奴婢以前在宫外,百姓家为了一缕麻、一匹布就撕打开来的有的是,何况是这么大的皇家?”
      皇上便笑道:“朕这起子兄弟,没有一个出息的。可不能让皇家血脉过的拮据不堪,总还得留些天家体面,不养着怎么办?”
      全锦便躬身道:“圣上仁慈。”
      皇上心道:你以为朕想养这帮废物,若不如此,看在百官们眼里,又要说朕苛待祖皇帝的血脉。
      他抚着胡须,突然道,“那讨债的女子……”
      全锦道:“不敢隐瞒圣上,奴婢和那女子还有过几面之缘。只是没想到她这般胆大妄为,歆王的颜面也敢扫,的确是目无皇上——”
      “闭嘴吧。”皇上道,“拉朕做虎皮的,难道还少?原本是歆王做事不体面,与人无尤。”
      “皇上圣明。”全锦听着这话的意思,并不像是恼怒于郭碧玉,倒还有几分兴味,便道:“去年的时候圣上天恩,赏仇十郎回乡,偏巧您又想看《踏摇娘》,没了仇十郎,云韶府里演的不尽如人意,不知圣上可还记得?”
      这么一说,皇上就想起来了。
      全锦小心着道:“奴婢当时便从宫外找了几位有名的乐师,从里头挑选了一个与云韶府的人合演《踏摇娘》,演的倒是不输给仇十郎,只是圣上您日理万机,也无暇观赏。”
      这件事当初盛世华音首演,全锦就提过一次,所以这次再提,皇上便有了印象,放松地靠在椅背上,道:“朕何尝不想像年轻时候那样,听听曲,赏赏乐。听你这意思,还和这讨债的女子有关系?”
      全锦道:“回禀圣上,这胆敢上门向歆王讨债的女子,便是先前奴婢提过的盛世华音的东家。那位被歆王请到府里的乐师——”他抬眼看着皇上的脸色,道:“就是奴婢好不容易找到的和仇十郎不相上下的乐师。”
      “哦?”皇上道,“朕倒没看见过嗓音歌技还有能和仇十郎一比的。”
      全锦道:“前几年有一次长公主殿下在花江设夜宴庆生,圣上您还叫奴婢带着仇十郎,挑一位顶尖的乐师较技,以一柄玉如意为彩头。”
      “朕记得,不是李一川下了场么?”

第二百一十五章 劈头盖脸骂一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