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这样的帖子郭碧玉理都不理,可这是节度使叫人递来的,她就不能等闲看待。
她拿过请柬,上面除了邀请黄、连两位大人,也有“郭碧玉”的名字,这也不奇怪,想必这两位大人早就透出风去,这盛世华音主要说了算的人还是郭大娘子。
但是上面竟然还有“扬羽”的名字,这就奇怪了。
一般而言,不会有朝廷命官邀请乐师赴宴,而是聘请演奏佐宴的多。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抬起头道:“黄大人,黎大人是否有极赏识的江南乐师?”
黄大人道:“郭大娘子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有点印象,初来杭州的时候,在宴席之间听哪位大人提起过,黎大人也是懂音律的人,颇有几个赏识的乐师。”
郭碧玉弯唇笑道:“我知道了,一定准时赴约。”
映月舫是杭州最著名的花船。
说是花船,其实却并不做风月生意,而是正儿八经只卖艺不卖身的地方。
因为映月舫中的女乐师中有一位擅笛的叫萧十一娘,极受节度使黎大人的欣赏,因此映月舫整个儿也都在黎大人的关照之下,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敢找这艘花船的麻烦。
快到酉时末的时候,郭碧玉和黄、连二位大人,才来到了西湖码头,早有小船在码头候着。
花船一般很少靠岸,客人往来都靠小舟接送。
因“黄连”和郭碧玉衣饰华贵,气度也不凡,尤其是这两位当官的,行为举止都隐隐有种派头,船上候着的小厮一眼便认出来,急忙跃下船,冲着他们作揖道:“可是黄大人、连大人?”
这个小厮刻意忽略了郭碧玉。
郭碧玉但笑不语。
黄大人居高临下地冷声道:“你家大人已经到了?一张帖子请了几个人,你可知晓?”
这小厮一下子就听出了眼前这位大人口气中的不快,躬身道:“回禀大人,我家大人稍后就到。”他识时务地朝向郭碧玉,矮身道,“您便是郭大娘子吧,小的没成想您是与二位大人同行,多有冒犯,还望郭大娘子勿要怪罪。”
郭碧玉扬扬唇角,道:“无妨。两位大人,请吧?”
黄大人便道:“郭大娘子先请。”
青燕和黄鹂两个将郭大娘子扶了过去,早有船娘过来搭手。
郭碧玉便道:“你们二人在旁边随便找个去处吃点东西,玉华,按照我先前吩咐的把事情做好。”
说罢才上了小舟。
毕竟西湖六月天,迟迟不肯离去的热意,被湖畔绿幕般的柳树林子遮去了三分,又被湖中一簇簇成片荷田挡住三分,更被这一池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散去了三分。
泛舟徐行,湖面上凉风微醺,郭碧玉看着这霞光似锦,将整个湖泊染了个满眼绮色,流光溢彩,心情也好多了,道:“好久不曾来西湖游玩,果然是人间胜景。”
黄大人和连大人是住在郭宅里的,平日里也慢慢知道了郭碧玉十一、二岁的时候才去了上京,以前都是在杭州居住,西湖于郭碧玉来说,也是故地重游了,难怪有些慨然。
黄大人道:“郭大娘子少小进京,不过几年功夫就将生意做到了这般地步,当真是巾帼豪杰。”
郭碧玉笑笑:“不过是仰仗家中父母积累,若真是白手起家,可不要累死了?”她坦荡地咧嘴笑道,“怕是我早就安安心心做个循规蹈矩的小娘子了,才不费这个心呢。”
她为人爽利,又极大方,人情面上都通透,相比起来,虽然太乐署中的那帮子弟们归云韶府管理,可因为一个个出身高贵,大部分都鼻孔朝天,哪怕是对云韶府的官员都常常不放在眼里,黄、连两位大人都觉得郭大娘子比那些世家子弟可强多了。
人家眼下算是上京中排到了前几的首富了吧,可也没见着有多张狂。
不过有一点,这两位大人可看出来了,只要涉及到扬乐师,郭大娘子绝不会手软,所以平时,他们俩对扬羽也并不同官员对普通乐工那般指来划去,反而也给与了足够的尊重。
连大人看这次扬羽没有跟着一起来,便好奇道:“黎大人的请帖上,邀约的是我、黄大人、郭大娘子和扬乐师,怎么扬乐师今日没有来?”
郭碧玉道:“他还有事,所以就没有过来。”
正说话间,小舟已经靠近了一艘花舫。
花舫之上红灯高照,虽然天色还未全黑,但两层的船舱之中已经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将窗扇之上江南独有的雅致木雕的形状映衬的无比清晰。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张请柬什么意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