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街上,哪有贵族小姐上街乱跑的?在街上跑的都是穷人家的丫头!你父亲胡来,你也跟着胡来!你看看你自己,脚也没裹,还这么没规矩,以后可怎么嫁得出去!哎,我当年真不该听你父亲的话,怎么就没让你裹脚呢!”
这话,便是李兰芝的母亲常说的话。
故而,李兰芝向来与父亲亲近,而与自己的母亲疏远。
母亲一不在,李兰芝便会出去玩。在她心里,凭什么男孩子就能去私塾上学,她只能在家里等教书先生。私塾里,一群人上课才有趣呢。在家里,教书先生只教她一人,她便觉得太过无趣了。那个时候,她非常羡慕男孩子们。
李兰芝跟着父亲的好处是,她自幼视野开阔、见识不菲。她跟着父亲学了洋文,一口英吉利语也说得地道。
一日,她跟着这家中的仆人上了街,被母亲知道,又是一顿训斥。她自己出去、或者跟着丫鬟们出去倒还好。她跟着一帮男仆上街,被母亲认为是有伤风化的事,让她跪了一下午。
父亲正好有事不在,李兰芝找不到靠山,只能自己跟母亲据理力争。她那会儿虽年纪小,但也还算伶牙俐齿,母亲讲的道理,她都能反驳回去。所以,她母亲动了气,一时骂出一些难听的字眼,说她跟仆人厮混,传出去没有人会相信她还是清白之身。
李兰芝因为母亲的这一句话,彻底伤了心。她看着母亲,说:“无论如何,名节对一个姑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不过跟着仆人们上街采办东西,看着他们搬货、看他们讨价还价,也是有趣。你却非说人言可畏,说我可能和仆人们如何如何了。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该说的话吗?别人怎么说不管。一个母亲,都不相信自己的女儿,这才叫人言可畏!”
“你——!你这是要反了!”她的母亲气急。
“心里肮脏,眼里看到的才肮脏!”李兰芝没有听母亲的话跪下来,而是愤怒地转身离去。
她没有再顾母亲的呼喊,而是直接跑到了街上去。
她一路跑,一直跑到街角,才停下来。
她有些茫然地望着周围。刚才她直接这么跑出来,只是一时冲动。现在她却不知该往哪里去,故而她有些茫然,就站在那里,颇有些无助地朝四周望去。
这个时候,有人叫住了她:“你迷路了吗?”
李兰芝循声望去,问她话的人是一个约莫十八岁的少年。他在面摊口做面条。他有着好看的眉眼,不过他脸上沾了面粉,让他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滑稽。
李兰芝看着看着,突然就破涕为笑了。然后,闻着那股子面香,李兰芝才发现自己饿得狠了。她今天在外面跑了一天,又与母亲吵了架,一直都没吃什么东西。于是,她的肚子突兀地发出一声响。
此刻,李兰芝哪里还顾得上伤心,只知道害羞得低下了头。
那少年却是笑了。“今天我爸妈有事,我看铺子。现在店里没什么人,进来坐吧。”
“我……我没带钱出来。”李兰芝有些窘迫地说。
少年只笑:“没事儿,我请你。我跟你说啊,不管你有什么伤心的事啊,
第九十四章阳春三月(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