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说轻微脸部外伤不足以造成脑干大量出血,发生休克死亡,虽然在国内没有过案例,但国外的你查过吗?”
      小刘三人一人一句,总之就是想推翻王老师的断定。
      可在下一秒,王老师又开口了,“死者身体没有搏斗过的痕迹。”
      小刘再也忍不了,破口大骂:“姓王的,你是不是有病!有没有搏斗过有这么重要吗?”
      “很重要,双方搏斗导致杜威受伤死亡的供词是杜小月给的,也就是说她在撒谎。”
      “人家还未成年,一时害怕紧张,记错了也不一定,再问一遍不就得了!”【1】
      【6】
      【6】
      【小】
      【说】
      “可以,但杜威的死与犯罪嫌疑人无关,在当时的情况下,死因非常可疑。”
      王老师的态度自始至终不咸不淡,没有半点要和他们争论的意思,秉承着就事论事的态度,认真回答。
      其他三个人简直被他的态度气得快要吐血,关键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成功击破他的论证。
      反而说来说去之后,越发肯定了他的推断。
      从杜威的死因来看,案情上下的衔接确实不够顺畅,更做不到合理。
      结合杜小月的口供,其中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也就是说在还没有找到犯罪嫌疑人漏洞的情况下,首先受害者就先出现问题了。
      按照常理,他们需要对受害人再次进行询问,提出不合理的几点地方,得到她的解答。
      可是在这个案子中,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被对方诬赖,既然如此,这极有可能是一场设计好的陷阱。
      并且专门针对犯罪嫌疑人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需要保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不适合向有伪造证据倾向的一方做出提示。
      周局长听完王老师的话之后一直没有出声,直到完全安静下来,才开口道:“我们办案的目的不是为了破案率,而是要扫清每一处罪恶,双方当事人绝对有一方在撒谎,我们必须把这个人揪出来,查清案件的来龙去脉,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犯罪分子!”
      尽管成立专案组接手这个案子以后,周局长从来没有在大家面前发过官威,但他们心里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他们的顶头大boss,还承担着领头的责任。
      哪怕案件最后就这样成了一桩悬案,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他这个领导者。
      4个给他打下手的人员就算不齐心,当着他的面内讧那是犯了大忌讳。
      “我们明白,周局长。”小刘赶紧为自己刚才的一时冲动赔不是,“这不是大家各抒己见,进行友好讨论嘛,案子一天不破,我们心里也着急。”
      “王老师说的没错,在一个小细节上发生疑点,我们必须要顺藤摸瓜的深挖,宁可错杀一切,也绝不能放过一个!”
      一口气说了好些顺台阶下的话,他一边偷偷看了斜对面的王老师一眼,想让他也说两句,免得周局长以为他们表面关系融洽,实则背地里意见很大。

第322章 漏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