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26 章 江西畔村[1/2页]

吃饭穿衣 樱井木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朕不是说了吗!”
      李自成有些不高兴了:“如果姬国卿能来朝廷辅佐朕,封他个丞相都行。
      “你想想看,一个十七八岁的娃娃,能在朝廷当丞相,这个荣耀谁不想得到啊!”
      “皇爷爷!”
      李来亨有些不忿道:“姬国卿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青人,他有什么能耐,当得起咱们大顺的丞相?”
      “来亨,你是不知道啊!”
      李自成道:“一个十七八岁的娃娃,能在短短半年间笼络到四五千兵马,势力扩张到四五个县,并且那几个县的百姓都还非常拥戴他,这样的年青人很不简单。还有,就是那小子创造的新字。
      “听说,那样的新字很容易书写,三五岁的娃娃一天就能认识好几个字。
      “创造新字,这是什么本事,这可是具备鬼神之功啊!
      “自古以来,有几个人能创造新字的,而且还是成千上万个极易辨认的简单之极的新字?
      “此功,堪比上古大神仓颉啊!
      “你说,这样一个能够创造新字的大贤,短时间内用二三百兵马打残焦精忠的一千兵马,用三四千的兵马,打败了朱臻钰、朱至铣等人的上万兵马的小将,是不是几百年来都少见的大才?
      “这样的大才,能到朝廷来当丞相辅佐朕,这是咱们李家的福分啊!
      “不管怎么说,你请不来那小子的话,就是捆,也要将那小子给捆绑了送给朕,咱们李家需要这样的人!”
      “孙儿决不辱使命!”
      ——
      “二伯,跟着我们走吧,再不走不是饿死就是被冻死!”
      凤县,距离县城十六七里的江西畔村,一个四十五六岁的中年男子拖家带口地背着包裹,对邻居一个六十七八岁的老者说道。
      “能到哪儿去呀!”
      老者裹着满是破洞的已经褪色为褐色的黑棉袄和棉裤,腰间缠着藤条以便于将棉袄和棉裤裹得紧一些,满脸酸苦之色道:“娃儿们、孙子们都去了凤县县城,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我要在家等他们回来。
      “听说京里来了大官,要到咱们山里剿匪,大官那里人手不够,几日来不停募兵。
      “且不说饷银是多少,反正到了营里就有饱饭吃了。
      “他们走时,留下话说,只要他们跟着京里大官有了吃的,就很快送吃的回来。他们都走了七八天了,我踅摸着,他们该回来了。”
      “二伯啊,”
      中年男子从怀中摸出一个粗面菜团子,塞到老者手中道:“我可觉得京里的大官靠不住,他们来到凤县后,杀了多少人了?再不走,等他们到了咱们村,不定是死是活呢!”
      “江生,可不能这么说!”
      老者啃了一口菜团子,一边咀嚼一边说道:“咋能说京里的大官靠不住呢?
      “再说,那大官到了咱们凤县后,杀的不都是地主豪绅吗,关咱们穷人啥事儿?
      “北京城的皇帝不管百姓的死活,西安京里的皇帝那可是好皇帝,百姓们跟着西安京里的皇帝,都有饱饭吃。
     &nb

第 226 章 江西畔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