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53 章 祸水东引[1/2页]

吃饭穿衣 樱井木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见到袁宗第等人并没有像传言中的“有伤在身”、“行动不便”,李过质问姬国卿道:“姬将军,传闻袁将军等身负重伤、行动不便,如今看来他们毫发无损,将军为何一直不放他们回朝廷?”
      “如果不留下袁将军等人,李将军父子二人会来到天水吗?”
      姬国卿神色自若笑道:“大顺东、北两面遭受满清辫子兵猛力攻击,早晚有一天会被攻破,关中已然不可守,要想不被覆灭,只能放弃关中……”
      “姬将军,”李过双目一凛,眯眼问道:“你怎知道大顺一定敌不过满清?”
      姬国卿笑道:“很简单,我之前跟李来亨李大哥说过,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大顺不占任何一条。
      “另外,满清是报‘君父之仇,南京是‘借虏平寇,大顺成了满清和南京朝廷的公敌。陕西连年遭灾,后继乏力,怎能同时对付两大阵营?
      “闯王带着大队人马,从武关道出走到宛城、襄阳,然后兵指武昌、江南,是极其正确的选择。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赖在关中不走,只能被无情覆灭。”
      “满清攻破潼关了?大顺朝廷借武关道离开陕西了?”
      听了姬国卿之言,袁宗第等人无不大惊:“怪不得姬国卿这小子一直不肯前往西安,一拖再拖,说等到三五个月后。难不成他已经算到满清会在正月攻破潼关,大顺也会在这个时候出逃到宛城、襄阳?要是这样,这个姬国卿可太了不得啦!未卜先知,又对天下大势洞如观火,这不是神仙下凡又是什么?”
      “满清那些辫子兵能将大顺完全覆灭?”
      李过有些不忿道:“大顺麾下有兵数十万,满清辫子兵才有多少?”
      “这正是满清的厉害之所在!”
      姬国卿笑道:“真正的满清辫子兵是没有多少,绝对不超过十万。可是,假辫子兵,真汉奸却太多了。满清入关一来,一路势如破竹,是真正的满清辫子兵发挥的作用吗?
      “不是,最少不全是,里面有不少汉奸的功劳!
      “随着满清声势或者说威势的不断增大,汉奸会有更多。可以说,如今的南京朝廷就是汉奸。他们遇到异族入侵时,不把异族看做大患,却联合了异族共同对付同组同族的汉人,这不是汉奸是什么?
      “天下有如此多的汉奸,仅仅依靠陕西一隅的大顺,焉得不灭?
      “退出陕西,远走湖广、江南,将战火引到江南那些汉奸面前,让他们见识到满清的真正面目,他们就不会觉得‘借虏平寇是他们提倡的得意之举了。
      “满清在辽东经营三世,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如何入主中原。
      “他们的先祖在宋代时,曾经跃马江南,几乎将汉人江山收入囊中,他们此时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跟满清相比,大顺才经营了几年?
      “满清有辽东这个根基,大顺的根基在哪里?
      “跟南京朝廷相比,大顺甚至还不如当前的南京朝廷根基深厚。这样的大顺,面对凶悍骁勇的满清,焉得不败?
      “不选择战略性规避,那绝对是取亡之道!
      “早在李来亨大哥来到革命区之时,姬某就有意留下李来亨大哥共襄大事,把袁将军等人留在革命区,正是同样意思。
      “大顺离开陕西,满清必然尾随其后,意在尽数剿灭大顺。等到大顺到了湖广,有了足够的粮草补给,再依托湖广一带山川起伏不平之有利地形,满清想全部剿灭大顺谈何容易?
      “随着时间推移,等到几个月后进入暑期,满清水土不服,攻势就会大减。
      “大顺有了喘息之机,经过一番调整,就会跟满清形成势均力敌的拉锯战。
     &nb

第 253 章 祸水东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