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走了,到时候“西部大开发”时,想把关中的百姓迁往西域,就成了非常不容易的事儿了。
当然,这个问题暂时只是一个想法,姬国卿还没有想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因为眼下满清已经把怒火倾泻到革命军身上了,革命军必须咬紧牙关熄灭掉当今的烈火。
等到满清的嚣张气焰被打压下去,觉得革命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势力,需要跟革命军交涉息兵罢战时,革命军大发展的机会就来了。
到那个时候,姬国卿会有一系列的办法让更多的中原、四川、江南百姓到甘凉地区,甚至是天山南北麓去建设开发,为日后进军乌拉尔山,掌控开发西伯利亚大平原打下基础。
多铎率领五万大军进驻关中西安以来,姬国卿掌握不住多铎到底会从哪里对革命军下手,于是只能把蓝田县、太白县、天水市、固原、华亭等列为重点。
之前,革命军只在太白县、蓝田县布置了一个团,二月中旬的时候,这两个地方增兵到了一个旅。
三月初的时候,李过通过跟房山的郝摇旗和刘体纯交涉,郝刘二人有所松口,提出只要革命军给他们配置两个旅的火.枪和两个团的火炮,他们就真正归顺革命军。
两个旅的火.枪,一共是十八个营,革命军目前配置到位的火.枪,满打满算不过十六个营。
姬国卿当然不能答应郝刘二人的条件。
考虑到九师需要面对关中多铎的打击,姬国卿在三月底的时候,为九师增补了一个营的火.枪配置和一个连的火炮配置。
至此,九师与七师、八师、二师一样,成为革命军各师当中仅有的有着两个营火.枪配置和两个连火炮配置的师。
九师的三个旅,在安康和蓝田各部署一个旅后,剩下的一个旅部署在佛坪、柞水和商州。
等到姬国卿指示五师增派两个旅协助九师驻防秦岭山各条南北通道后,九师将佛坪、柞水等地让给了五师,九师的三个旅分别驻守在安康、蓝田和商州,师部也暂时设立在更为激进的蓝田。
九师跟四军的三个师不同,四军所在地,回人多而汉人少。
本来回人跟汉人之间就有隔阂,革命军又是因为打击回人武装进驻到了宁夏,故而群众基础非常差,时刻要提防着回人的捣乱和反叛,根本不可能让回人协助自己对抗外来入侵者。
九师驻防之地全部都是汉人聚集区,并且驻防的时间也远比四军的各师长。
近两年来又大量收纳了来自关中、中原地区的落难百姓。众多百姓跟着革命军有了吃穿住,保全了自己性命,他们自然把革命军当做保护神和最亲密的人。
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李过敢把抗清的最前沿设立在距离西安或者说多铎最近的地方。
因为,多铎要对付的已经不仅仅是九师的一个旅,而是超过十万的愤怒百姓。
这些百姓通过调养,体力得到了恢复,拿起刀枪后就都是不容小觑的勇士。
跟宁夏的乌海、惠农、乌兰淖尔三地不同,蓝田县被革命军先后掌控过两次,这里的百姓已经跟革命军融为了一体,革命军也对蓝田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了如指掌。
乌海等三地,革命军进驻的时间都不超过一个月,为了防止回人捣乱,革命军进驻后以保护回人性命为由,把回人都迁出了乌海等三城。
清军攻打乌海等三地时,对付的就是单纯的革命军一个旅,而没有其他辅助性的帮手。
李过曾经跟清军交手过多次,可以说是革命军当中最了解清军之人。
第 488 章 打通武关道之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