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499 章 张掖祸乱[2/2页]

吃饭穿衣 樱井木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革命军的一名师长。
      为了增强革命司令部骑兵旅的战斗力,姬国卿为骑兵旅配置了两个连的火.枪和相应的手榴弹。
      由于骑兵需要机动灵活,姬国卿没有为骑兵旅配备火炮,目的就是让科山尔博尽快带领着骑兵旅驰援到张掖。
      远在张掖的俞长信旅,对米喇印和丁国栋的攻击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米喇印和丁国栋的队伍是临时组建的,连一门像样的虎蹲炮都没有,完全是用冷兵器来攻打张掖。
      俞长信几番炮火轰击下,撂倒米喇印和丁国栋的回民军一大片,仅仅不到两个小时,米喇印和丁国栋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后撤兵。
      让俞长信感到棘手的是城内的回人,他们跟米喇印和丁国栋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见到族人米喇印和丁国栋进攻张掖时,表现得极不安分。
      俞长信想将那些回人全部驱逐出张掖不是不能,全部将之杀死也不是不能。可将这些好不容易接受革命军的回人驱逐出去,就等于将他们推向了米喇印和丁国栋,将这些回人杀死的话,以后永远别想让这里的回人跟汉人一心。
      俞长信能做的,只有将那些最不安分的回人全部捉拿并关押起来,然后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述解释革命的用意。
      好不容易安抚了城内回人,科山尔博带着一个旅的骑兵来到张掖。
      在张掖回人看来,科山尔博带来的骑兵就是要对付他们的,他们又一次不安分起来。
      将科山尔博引进城后,俞长信向科山尔博述说了自己的打算,科山尔博也极为赞同。
      经过半个多月的安抚,张掖的回人迫于压力,终于安分起来。
      等俞长信将前期关押起来的回人全部释放后,张掖的回人算是彻底认同革命军了。
      米喇印和丁国栋在科山尔博到来后,再一次发动了对张掖的攻击。
      这一次革命军没有立即还击,而是由城内回人有德望者喊话给米喇印和丁国栋,劝米喇印和丁国栋放弃眼下的抵抗,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来。
      米喇印和丁国栋之所以要跟张掖的革命军开战,原因就是他们听说大清的阿济格率军歼灭了革命军数万人,不到两个月就把宁夏的革命军全部驱赶出去,此时大有攻入兰州,捉拿了姬国卿之势。
      米喇印和丁国栋在西边起兵闹事,就是为了响应大清,想在日后清军剿灭了革命军,夺取了甘凉地区后谋取一些好处。
      听了城内人之言,米喇印自然不相信,仍不顾一切地对张掖城进行攻击。
      俞长信无奈之下,只得进行反击。
      在炮火压制下,急不可耐的科山尔博逼着俞长信打开城门。
      科山尔博率领革命军骑兵冲出城去,一时如同虎入羊群,冲杀得米喇印和丁国栋溃不成军。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战斗,科山尔博活捉了米喇印和丁国栋。
      酒泉、嘉峪关一带的回人叛乱算是彻底平息。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革命军目前的重心还在广武一带,革命司令部暂时无法排遣更多的革命军配合关初阳统领酒泉、嘉峪关两地,俞长信只能暂时放弃这两个地方。
      为了尽量笼络这里的回人,俞长信答应他们,如果他们遭到其他势力的攻击,张掖革命军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他们的安全与外敌作战。
      米喇印和丁国栋等十几个甘凉西部的回人头领被科山尔博押送至兰州后,经过三个月的改造和学习,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愿意从此投身于革命事业,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
      姬国卿大喜下,任命米喇印和丁国栋为酒泉和嘉峪关革命回民军团长,协助俞长信驻守在酒泉和嘉峪关。
      随后,革命司令部会增派一些人到酒泉和嘉峪关,对两地进行土改和管理。这是后话。

第 499 章 张掖祸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