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502 章 民主与集权[1/2页]

吃饭穿衣 樱井木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革命军此时草草地赶走了满清,草草地灭除了南明,草草地掌控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接下来就必须下大功夫进行“复工复产”的大建设。
      这样一来,哪里还有闲工夫进军西域,去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还是那话,革命区有的是地盘和人口,欠缺的就是休养生息的时间。
      如果给姬国卿三年时间不考虑战争问题,他最少可以在革命区内解决温饱问题。
      如果给姬国卿五年的时间,他会把革命区建设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工业强国。
      如果给姬国卿十年的时间,他会把革命区打造成一个碾压当代一切国家和地区的富强国家,让很大一部分的百姓从“吃什么”发展到“怎么吃”。
      宁夏的清军和陕西的清军都有红夷大炮,尤其是宁夏的清军此时更是有了革命区兵工厂制造的枪炮弹药。
      几个月来不见多铎有什么动静,估计多铎此时也见识了革命区兵工厂生产的枪炮了。
      满清此时仿造不仿造,怎么去仿造姬国卿无法预知,也管不着。
      总之,革命军此时还必须处于一个被动防御的战略状态,目前还没有到主动攻击清军的地步。
      清军此时暂停了对革命军的攻击,是革命军“喜闻乐见”的。
      革命司令部刚好趁此良久在革命区内大搞基础建设和农业建设。
      要想让更多的人涌入到革命区,革命区必须有足够的吸引力。
      卧龙川兵工厂或者说华夏科研中心作为革命区的技术核心,是姬国卿最为重视的组织。
      自革命二年七月开始,必须是取得了革命区革命司令部大学院学习合格的学子,并在革命军队伍中历练一年以上的,才能够进入到卧龙川。
      卧龙川眼下是革命区的兵工厂,未来会逐步成为革命区的科研中心和试验基地。
      来到卧龙川的人,绝对是革命区的高级知识分子。
      革命二年八月,姬国卿将革命区的一些产业进行了细化和分化。
      以兵工厂为例,单纯地就是生产制造枪炮弹药,所有的机床和工具,逐步从兵工厂中分离出去。
      成立统属于华夏科研中心的机床厂、刀具刃具厂、螺丝加工厂、轴承厂等等一系列分公司。
      这些加工厂或公司,全部用民间募集的资金进行建造,华夏科研中心控制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并为工厂和公司提供技术指导。
      八月十一,期待已久的蒸汽机终于问世。
      第一批蒸汽机理所当然地用于卧龙川的兵工厂和西汉县的兵工厂,毕竟制造枪炮是革命区第一迫切需要的。
      蒸汽机作为动力源安装到了西汉县和卧龙川的兵工厂后,两个兵工厂的生产效率一下子提升了三倍。
      之前,每个月兵工厂可为革命军提供一个营的火.枪配置和一个连的火炮配置,此时每个月可以生产出一个团的火.枪配置和一个营的火炮配置。
      等到一系列的辊压机研制成功并问世之后,枪炮的生产速度会进一步提升,一个月为革命军提供一个旅的火.枪和一个团的火炮都不成问题。
      响应了革命司令部号召后,短短一个月来,革命区各地就为兰州输送过来五万多的难民。
      这些难民,姬国卿是不会让他们留在兰州不走的。
      兰州以西的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急需汉人过去“稀释”那里回人的“浓度”。
      另外,米喇印和丁国栋在兰州这段时间表现得非常好,已经完全接受了革命,愿意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第 502 章 民主与集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