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见识了前世的纸币,当世的纸币跟姬国卿记忆中前世的纸币相比,图案太过简单,纸质也差得远,估计丢水里超过十分钟就会烂掉。
最主要的是,这个时代画师的素描水平太差,把姬国卿的肖像画得有点漫画的感觉。
总的来说,文币、分币、元币、两币投入了一百多名画师,每名画师顶多负责十种文字或图案的设计和绘画。
这一百多名画师,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将分给自己的那部分图案或文字绘制出来,然后让雕刻师按照画师绘制的图案在银铜合金板上进行限定方位的雕刻。
直到革命二年九月底,所有的合金板才全部雕刻完毕。
中间,达不到满意,被毁掉的合金板不计其数。
所有合金板雕刻完毕后,进行分批次油印,印染过程中出现瑕疵的,同样全部报废,最后一道工序在兰州印染上编码,并且没有瑕疵的,才裁剪成币。
如此繁复细致的工作,用了一年零一个多月,投入的画师有一百零三人,投入的雕刻师多达三百五十二人,前后报废的合金印版是最终成功的八倍还多,报废的半成品纸币是最终成币的十二倍。
这样一项浩大细致的工程,只用了一年零一个多月,这在当世是极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因为绘制和雕刻,画师和雕刻师几乎是昼夜不停,有人工作期间,每天睡觉和吃饭拉屎撒尿全部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四个小时。
画师和雕刻师在这期间死亡十二人。
外面看来,生老病死很正常,知道详情的,都清楚这十二人是给累死的。
纸币设计印刷过程中,姬国卿从来没有催促赶工的意思,姬国卿说过的话就是要“慢工出细活”。
要将华夏革命区的纸币设计印刷得耳目一新,就跟绘画艺术品一样。
这话到了画师和雕刻师这里,就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慢工出细活,细活是必须的。慢工,要有多慢?
为了出细活,画师和雕刻师们只能是一刻不停地劳作了,作品连自己都不满意时,只能是推倒重来。
唯一让姬国卿有点不满意的就是自己的肖像,画师将自己的笑容刻画得有点明显,不够庄重,故而有点滑稽的感觉。
这一版的纸币印刷完毕后,所有的印版全部销毁。
日后,如果纸币流通运转困难,需要再印制的,会重新让画师、雕刻师们进行设计。
下一次,姬国卿会针对每种面值的纸币提出一些自己的小建议。
必须要做出调整的就是文币和分币。
未来第二版的文币和分币,必须设计出长度和宽度不同的三种规格来。
有了三种不同的规格,之前的文字、图案大小就不合适了,必须根据相应的尺寸设计出相应的大小的文字和图案来。
第二版纸币,因为有了第一版的经验,在绘画、雕刻、印刷上会轻松一些。
第二版的纸币,姬国卿已经想好了的改进就是要在纸币上标注藏文、蒙文的面值。
&nbs
第 507 章 纸币之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