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621 章 战吴三桂之三[2/2页]

吃饭穿衣 樱井木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层都会被轻易穿透。
      革命军的盾车和炮车甲板看似非常轻薄,怎么就能抵挡住大箭呢?
      清军所不知的是,革命军制造的盾车和炮车甲板使用的都是碳钢,而且是含碳量较高的碳钢,类似于后世的可锻铸铁,韧性、硬度、强度等都堪称完美。
      吴三桂在简阳城制造的标枪大箭,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不但钢材原料极其匮乏,并且钢材材质优劣不一,个别箭头可以将革命军的盾车甲板穿透,大部分箭头撞击到革命军盾车甲板上都产生了变形,根本形不成像样的杀伤力。
      清军的标枪大箭之所以能将革命军战士像穿肉串一样杀死,一是因为天气炎热,革命军战士几乎是赤膊上阵;二是因为即便革命军战士穿了铠甲,也都是轻便单薄的铠甲,只能抵挡寻常的羽箭。
      指挥官白光远的意思是让战士们冲到简阳城下后,用枪炮尽量对着清军射击,而围攻简阳城的革命军分作四个纵队,白光远的号令无法转瞬之间便传达到每个战士耳朵中。
      好不容易冲击到火炮射程之内的革命军战士,哪里还分得出来城头上、城墙缺口处的留着金钱鼠尾的人到底是普通百姓还是清军,点燃火炮就向着缺口处人员密集的地方轰击过去。
      早前,革命军轰击城墙时,并没有杀伤多少清军,因为革命军火炮的重心放在了城墙上。
      此时,革命军的火炮重心放在了人员上,并且炮弹爆炸后又能将地上散碎的砖头激荡起来,杀伤力陡增。
      尘土飞扬中,一阵阵惨叫声从城墙缺口处传来。
      真正的辫子兵顾不得阻挡同样留着辫子的人冲出城去,一个个躲到了城墙后面,或者是低洼处躲避革命军火炮的轰炸。
      留着辫子的百姓身边没有了阻拦的人,纷纷冲出城来,即便是被革命军火炮炸伤,瘸着腿也要冲进革命军阵营。
      在百姓们意识中,留在简阳城不啻留在了地狱之中,冲进了革命军阵营那边,才算是进入了天堂。
      “停止轰炸!不要误伤百姓!”
      白光远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
      距离白光远较远的革命军,在没有接到白光远命令之前,由于分不清哪些留在辫子的是兵、哪些是百姓,只管对准留着辫子的人轰击。
      白光远身边的革命军战士,及时地贯彻了白光远的号令,停止了对简阳城的轰击。
      “鸡贼”的吴三桂发现了战机。
      革命军炮火猛烈轰击的方向,冲出去就是送死,革命军的炮火太可怕了。
      革命军停止攻击的地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正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驱使着众多准备逃出简阳城的百姓充当“炮灰”在前面做掩护,吴三桂率领了四千多心腹将士骑在马背上。只等着百姓们冲进革命军阵营,革命军阵营混乱之后掩杀出去,并同时逃出生天。
      在此之前,吴三桂有数个月的时间可以用来逃走,吴三桂没有逃走,一是因为革命军没有任何动作,吴三桂弄不明白革命军具体动向,在敌人动向未明之际,是不宜做出大的变动;其二,豪格没有明确的指示让自己撤退,自己私自撤离简阳,那就是对大清不忠。
      对大清不忠,吴三桂从此不受大清重用。
      而作为革命军的对手,吴三桂手底下沾染了四川人民太多的鲜血,革命军在《革命之火》上已将吴三桂定性为“杀人恶魔、罪不容诛”。
      吴三桂就算是投降,到了革命军那里也讨不得什么好。
      再说,吴三桂背弃了大明投降给了清军,在清军消灭大明的战斗中“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吴三桂已经被永历朝廷视为仇敌汉奸,吴三桂此时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没有了任何回旋余地。
      因此,吴三桂必须完全效忠于豪格,对大清忠心不二。
      让吴三桂向革命军妥协,绝对不可能。

第 621 章 战吴三桂之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