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同城门关闭得及时,等到满清的探子打探清楚城内革命军虚实后,已经无法离开大同了,致使阿济格至今都没有弄明白大同城究竟有多少革命军战士。
当阿济格派出斥候到城下打探时,发现城门紧闭之下,城头上守着近两千衣衫褴褛,手持各种兵器的人时,阿济格猜测大同城内最少有革命军三千人。
率领亲随六百人杀到城下对付三千守城革命军是不可能的。
攻克大同这样的坚城,没有个三五千人想都别想。
如果大同的百姓也参与到守城之中,攻克大同城不但需要红夷大炮,而且最少需要上万人。
革命军既然进入了大同城,那么大同城就已经成为革命军的了,大同城的三万百姓也就成为了革命军的百姓。
此时,阿济格要对付的就不仅仅是姜?和闯入行辕的上千人了,而是大同城三万名百姓。
阿济格从“前线”回来,只带了两千亲随,其中一千留在了大同城东十里左右的云州营,吴惟华的四千精锐,更是分散在了大同城周边的四个兵营内,将之全部调集一处的话最少也要两天。
因此,阿济格即刻反身率兵攻打大同城是极不现实的。
同样,分散在大同城外各处的革命军全部召集在一起需要五天,指望这些人进入大同城参与城防也是极不现实的。
唐以杰留在身边的革命军不过一个营,闯入临时行辕后战死了三十六人,伤二十二人,剩下不过二百多人,根本不足以守住大同城。
好在大同城的百姓极为拥护革命军,唐以杰一声令下,顷刻间便有近两千人呼应唐以杰登城守卫。
如果将大同城的百姓好好筛选一下,最少能够筛选出五千可以拿起武器进行守城的人出来。
只不过,这些人的战斗力会非常低下,真的打起仗来,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杨振威麾下的那一千士兵。
暂时唬住杨振威极其队伍,先不让杨振威趁机作乱,等到守城布置得差不多时,杨振威想作乱也无能为力了。
唐以杰随同进行来见杨振威,对唐以杰来说就是为了暂时稳住杨振威。
说实话,一旦杨振威率部作乱,唐以杰还真有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
杨振威迷迷糊糊地答应投身革命,并指示麾下“骨干”听命于唐以杰后,唐以杰松了第一口气。
当唐以杰将杨振威仓库的两千多件完好的、生锈的、破旧的兵器和铠甲取出来,全部配备给新组建的守城义士后,唐以杰松了第二口气。
在姜?亲自筛选下,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剪辫子稽查大队”后,唐以杰松了第三口气。
将杨振威处的一半粮食拿出来分给大同城百姓,剩下的一半作为革命军军粮后,唐以杰的心终于安了下来。
这时候,杨振威只能控制的兵力只剩五百,而且口粮又被唐以杰掌管着,杨振威就算想作乱,也没有任何本钱和底气了。
牢狱中释放出来的五六百人,对革命军简直是感佩已极,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孔武有力的人,堪称未来守城战的精锐。
姜?从杨振威处挑选过去的五百故旧,也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兵,同样称得上是精锐。
&nb
第 668 章 守大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