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妾室,因为曹芸萱才是姬国卿的正妻。而在柳如是成为姬国卿的妾室之前,柳如是跟姬国卿的关系已经很难说得清楚了)。
将柳如是的女儿从睿亲王府带出来,送给柳如是,柳如是这个姬国卿的“枕边人”一高兴,姬国卿还不跟着一起高兴?
因此,田梁二人义无反顾地、难以阻挡地携带着家眷细软离开了宣化老家,前往到革命区。
大同城中,认识田生兰和梁嘉宾的人不多,但绝非无有,姜?就认识这两个人。
经姜?确认来者不是清廷的官员和奸细后,革命军准许田梁两家人进入大同城。
大同城停战之后仅仅过了三天,就被革命军整治得有条有理、干净整洁。
十个战士一个班,在班长的带领下在街道上站军姿、队列、齐步走、跑步走、巡逻、站岗等等,可谓到处都能见到革命军的身影,到处都是革命军的训练场。
大同城的各个布行,凡是能够制作军装的,都被唐以杰购买下来,找寻了数十名懂得裁剪的人和上千针线活能看得过去的妇女,连日为革命军缝制统一军装。
眼下,大同城的军队虽然穿着破旧,款式不一,但最为统一的就是所有的士兵都剃成了光头。
在此之前,大同的男人被迫剃发留辫,在脑后留了一小撮头发编成辫子,称为金钱鼠尾。
革命军两次战胜清军,彻底解放了大同后,没有人愿意继续留金钱鼠尾。
在革命军的倡议下,所有男子都剪掉了金钱鼠尾,剃光了脑后的一小撮头发。
由于短期内无法长出头发,故而一个个都是秃瓢。
除了“发型”上非常统一以外,剩下的就是精神状态。
大同城的男男女女,虽然大多都是面黄肌瘦,但是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着希望和喜悦,一个个精神抖擞的铺设道路、搬运砖石、清理垃圾、打扫街道路面等等,总之没有人闲着。
大冷的天,就算是耄耋老人都走出了家门,来到了大街上参与到了力所能及的劳动中。
唯一奇异的一点就是,街道上看不到儿童的身影。
通过打听,才知道革命军在大同城各处创办了七八个学堂,大同城的儿童少年少女们都到学堂里读书识字去了。
田梁二人不止一次到过革命区,在革命区的各个城市之间相比的话,大同城此时的整洁程度和精神面貌,绝对能排近前十。
姜?在崇祯年间就任大同总兵期间,不少跟田生兰和梁嘉宾打交道,通过田梁二人赚取一些银钱,通过田梁二人从江南购置些锦缎、茶叶,同时把草原上弄来的毛皮卖给田梁二人。
近几年,随着姜?接连不战而降大顺和大清,姜?在大同的地位江河日下,田梁二人就很少跟姜?来往了。
不然的话,姜?的妻女也就不会亲自到集市上去购买布匹。
姜?托人给田梁二人一个口信,田梁二人完全可以将革命区带来的宽幅精纺细布送到姜镶府上。
田梁二人来到了大同,被姜?认出来并下令放田梁二人入城后,田梁二人自然受邀来到了姜?的家。
田梁二人跟革命军高层接触的时候,听到口风说姜?很可能会反叛满清,只不过姜?肯不肯投身革命很难说。
得到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后,田梁二人没有将之当作情报献给清廷,而是将之告诉给了姜?,劝说姜?尽快投身革命(这是姬国卿欢迎田梁二人进入革命区的其中一个原因)。
因为在这几年时间内,田梁二人逐步地将自己的财富转存到了华夏银行,也同时为革命司令部提供了很多关于清廷的情报,堪称是革命军打入清廷内部的“革命商人”(这是姬国卿决定让田梁二人移居革命区的最重要原因)。
第 679 章 革命商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