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军:军长刘文秀,下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第十九师师长岳重廉,第二十师师长张大红(姬国卿大嫂张美红堂弟),第二十一师师长李锦?(顺营将领),军指挥部暂定为嘉峪关,日后进军西域。
第八军:军长李定国,下辖第二十二师、第二十三师、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二师师长乔重信,第二十三师师长李虎豪,第二十四师师长袁慎道。
由于早在十一月中旬姬国卿便接到了山西大同唐以杰协助姜?赶走阿济格并引发一系列大战,最终唐以杰守住了大同城一事,姬国卿调遣李定国到大同,军指挥部暂时定在大同,如果日后革命军解放了整个山西,第八军指挥部将定在太原。
第九军:军长王冬虎,下辖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六师、第二十七师。第二十五师师长侯天锡,第二十六师师长詹天颜,第二十七师师长桑吉达,军指挥部暂定在武威。
禁卫军:姬国卿亲自担任军长,下辖禁卫一师、二师、三师,郝摇旗还继续担任禁卫一师师长,刘体纯继续担任禁卫二师师长,祁关雄继续担任禁卫三师师长,军指挥部在兰州。
这次的革命军人员任命和调整,姬国卿尽量提拔姬家阵营、顺营和大西阵营的人,对崖城里和大明官僚阵营的人提拔甚少。
这么做,就是暗中敲打谢椿等人有所改变和收敛,不要搞小团体抱团。
大西余部的将士虽然没有打散,但是被姬国卿分割为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仍留在贵州,另外两部分到了嘉峪关和大同。
由于革命区兵工厂的产能所限,按照当前每个师配置一个团火.枪和一个营火炮的标准,当前只能编制十个军。
如果枪炮数量充足的话,即便是按照每个师配备一个团的火.枪和一个营的火炮,以当前训练的全部青壮来算,姬国卿编制出十五个军都不成问题。
对大西余部进行整编并派遣刘文秀和李定国带领两个军各自赶赴嘉峪关和大同后,姬国卿让二哥姬国卿先回兰州,自己在遵义指导杨展将第六军的三个师中的第十一师留在遵义,第十七师拟进驻毕节,第十八师拟进驻贵阳。
进入十二月,先从四川调拨五万吨粮食到遵义,然后就着手修建贵州通往四川的大通道。
贵州多山,道路修建起来非常困难,又全靠人力和畜力,预计遵义到重庆和泸州这两条道路全部修通需要三年甚至四年的时间。
为了加快进度,原本打算动用二十万劳工,姬国卿将之提升到了动用六十甚至是八十万劳工上。
刚开始动工时,全部的劳工数量还不足五万。
只有这么少的劳工,一是调集不到足够的工具,二是贵州当地的百姓还不大信任革命军,三是遵义一带的汉人数量实在是不多。
当道路修建了七八天,所有的劳工都能够在修路工地上美美地吃上饱饭后,遵义一带的少数族裔穷苦人开始陆陆续续参与到了修路中。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能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
只要到工地上去干活,不管最终给不给工钱,最起码吃饭有了保障,这还是具备一定吸引力的。于是,等到新年到来之际,贵州道路工地仍未停工,所有劳工都在筑路工地上过年,劳工总数总算是达到了二十万。
劳工人数多了,就不能只设一个工地,而是以重庆到遵义之间的山路为基础,把工地分成了上百段,每段基本上维持两千人左右。
——
遵义北二百余里山路处的泗渡镇道路段工地上,有个身份比较特殊的年轻人。
从长相和穿着上区分,这个年轻人跟其他千余少数族裔青年没
第 690 章 白坚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