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姬国卿知道,历史上大概也就是十七世纪(1600——1699)中期或者后期,欧洲的某个国家化学家发现并制造出了可以撞击发火的火.药。
如果这个时候那个化学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并且还掌握了不少化学知识,当这个人见识了革命区制造的枪炮主要是子弹、炮弹后,他就会举一反三将撞击发火火.药运用到燧发装置中。
那样的话,革命区兵工厂生产的枪炮将全面处于劣势,甚至会被清廷或者欧洲饿狼国家所碾压。
姬国卿连学渣都算不上,懂得的物理、化学知识有限得很,他是想破脑袋都制造不出来撞击发火火.药的。
清廷此时已经跟东边南边沿海地区的一些欧洲强盗进行勾结了,姬国卿此时想从清廷那里把这些欧洲强盗夺到自己手中已经不现实。
唯一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尽快地打通西域,让革命军出现在欧洲东边的乌拉尔山上。
到那时,姬国卿就可以让革命军到欧洲去“请”一些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知识人才过来。
让革命区出现在乌拉尔山,不是三年五年能够做到的。
如果这个过程中清廷掌握了大量的欧洲科学家,姬国卿只能痛哭流涕了。
因此,姬国卿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战略部署。
让李定国到山西是第一步,接下来,姬国卿会派人到中原地区去联络大别山区的顺义军和豫东、鲁西地区的榆园军。
如果能让这两支清廷眼中的“刺儿头”听命于自己,然后再给他们配发一些枪炮,顺势夺取了河南、安徽、苏北等,将革命军延伸到东海,将清廷和南明隔离开来,革命军就可以让东南沿海的欧洲强盗其中一部分人投靠到自己阵营中。
因此说,大同的战略地位此时被姬国卿抬高到了第一位,这也是姬国卿派李定国到大同去的原因。
如果李定国在大同站稳了脚跟,清廷无法撼动李定国,那么清廷估计就该考虑是否退回到辽东了。
这个时候,再让第四军进入宁夏,第一军进入中原,第五军兵出汉中挺进湖北,估计清廷就不得不放弃中原。
革命军将多铎围堵在关中后,中原数省数百万百姓涌入关中。
关中此时供养能力有限,姬国卿刚好可借这机会将这些百姓都迁往天山南北麓。
东边跟清廷的对抗需要大量的枪炮支持,西域那边暂时都是未开化的地区,军队都还以刀枪弓箭为主,革命军到了那里后,会摧枯拉朽般收拾了各种“刺儿头”。
给李定国等革命军将领交谈时,姬国卿是不想让革命军不停地打仗,但在姬国卿的心中,能早一天收拾了满清,总比晚一天强。
此时,满清有可能掌握了某些比自己更先进优越的技术,在这些技术还没有被满清发扬光大之前,姬国卿必须将满清赶出山海关去。
到那时,自己是华夏的老大,欧洲饿狼国家就算想联合满清跟自己为难,那也得好好掂量掂量值不值得。
在革命区内大搞建设,是需要大量的机器和工具,制造这些机器和工具是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但是眼下战争所需,姬国卿就不能墨守成规,姬国卿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反正革命区的人多,自己手中也掌握了不少的钱。
只要自己肯给钱,老百姓们就是用双手去挖和搬运,也可以将大量的矿石采挖出来运送到冶炼厂。
万不得已时,姬国卿可以印刷大量的“钞票”,反正革命区百姓已经逐步接受了纸币。
第 699 章 战略东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