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巴音格笑道:“不错,我忘了还有你奶奶。到时候把你奶奶也带上,哈哈……”
心想等到儿子巴郎成材了,老母亲早就离开这个世界了,哪里还能让老母亲跟着儿子巴郎离开草原到城市里去享福?
见到儿子时刻不忘奶奶,巴音格心中还是很喜欢,用手轻轻搓了搓巴郎的头。
巴音格自幼便跟着科山尔博,不能说是科山尔博的心腹,只能算是科山尔博的奴仆。
父亲死后只剩下母亲,母子二人靠科山尔博施舍的五只羊艰难地在草原上讨生活。
五只羊但凡有个繁衍,养大后必须献给科山尔博,那就像农耕民族种地主家的地交的租子一样。
巴音格眼看都三十出头了,由于家中一贫如洗,根本无法娶妻生子。是科山尔博见到巴音格老实,可怜巴音格,将早年掳掠过来的汉家女子赏给巴音格一名,这也是巴音格家里基本上都会说汉语的原因。
巴音格成家后,对科山尔博更为敬重,科山尔博也从此允许巴音格家中留十只羊。
跟随科山尔博到宁夏跟革命军作战后,科山尔博带头归顺了革命军,革命军从此也对阿拉善蒙古进行了改革,巴音格家中分到了二十二只羊,三头牛和两匹马。
经过两年的繁衍,巴音格家里此时有羊六十七只,牛八头,马五匹。
草原上的牧民能拥有这么多的牲畜,应该是比较富有的了,可对巴音格来说不是。
因为巴音格一直待在革命军队伍中,家中没有放牧的劳力,全靠五十岁的老娘。
在巴音格的旗里,大部分的牧民家中的羊都超过了一百只,牛马都超过了十头(匹)。
不过,由于巴音格曾经在革命军队伍中当兵,几年下来积攒下的工资也不少,负伤退役后又得到了一百两华银的抚恤金,巴音格回到家中后家中的存银已经超过了三百两华银。
巴音格不能继续当兵后,便打算一心一意地在草原上放牧,于是巴音格用银子又购买了五头牛和五匹马。另外,也将自己家破旧的蒙古包换成了两顶新的,同时也购买了一辆铁架马车和相应家什,算是草原上日子比较富有舒适的家庭了。
如果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草原,能过上今日这样的日子,那也绝对是件极其满足的事。
问题是,巴音格离开草原到过很多地方,见识过革命区许多城镇的繁华,巴音格便不想一辈子都待在草原上放牧。他很想到某个城市中去过更加奢华舒适的生活,故而一心想让家人离开草原。
连长可以带家眷,这只是革命司令部最近议定的制度。
巴音格想晋升为连长,只不过是他已经从普通士兵晋升为排长了。
跟随巴音格到革命军队伍中的很多蒙古人,此时除了科山尔博不说,最厉害的人已经被提拔成为旅长了。
眼看巴音格都快三十岁了,如果再得不到晋升,那绝对是一件极没面子的事,因此巴音格做梦都想着要当连长。
因为,这是巴音格的最初级目标。
作战负伤,而且落下了残疾,让巴音格心灰意懒。
好在回到了家里见到家中的老娘、妻子和牛羊后,让巴音格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
当然,这个希望巴音格主要寄托在了长子巴郎身上,这也是巴音格不管到了哪里都带着巴郎的原因。
只有让巴郎在身边,巴音格才能将自己知道的很多事都细细说与儿子,望儿子赶快成材,长大后实现自己未
第 715 章 蒸汽机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