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最后,华夏制品公司全部技术和资本都有姬家掌控的话,一旦技术出现瓶颈、经济运转困难,姬家将全部担负所有的恶果。
将经营权交给有能力的人,姬家只从公司中拿些技术指导的“干股”,也是尽量将鸡蛋分放到多个篮子里,不致篮子倾倒了鸡蛋全部碎掉的有效办法。
谢家的核心人物谢椿不具备姬国卿这样的一个远见卓识的慧眼,他只想将谢家的所有公司全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吸引外来投资时,谢家的股份始终占主导优势。
为了使谢家的资本这个雪球滚大,谢家只能是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从而让外来投资成本增高,永远无法超越谢家的“控股份额”。
由于当下属于百废待兴,所有产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谢家的商品不管多么贵,只要成品上市,都被抢购一空。
这样的卖方市场,蒙蔽了谢椿的双眼,让谢椿错误地觉得只要把谢家所有的公司都掌控在自己手中,自己根据市场随意经营,就可以让谢家的资本财富超越姬家,成为这个世界最强大、最难撼动的势力。
原本谢椿没有抗衡和取代姬国卿的想法,跟着姬国卿闹革命,地位逐年提升,成为华夏大地仅次于姬国卿的大佬之后,谢家的产业又疯狂地成长,谢椿的个人财富短期内已经可与姬国卿抗衡,这让谢椿有些迷失了自我,逐渐产生了有朝一日取代姬国卿的想法。
其实,谢椿的伎俩,完全不被姬国卿看在眼里。
姬国卿此时手中属于自己的财富是不多,可以说姬国卿一时想拿出一万两华银都非常困难,原因就是姬国卿不断地将财富都转入了投资。
短期内,或者说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姬国卿绝对没有谢椿有钱。
可等到姬国卿投资控股的各个子公司都创立并正常经营后,姬国卿手中的财富会瞬间堆积到难以估量的程度。
创建革命,推翻旧的封建制度,创立新的资本制度,这就表明姬国卿包括姬国卿的后人是无法掌控这个国家的,这个国家迟早要回归到国家的人民手中。
姬国卿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财富,或者说不需要将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国家建设后,再用自己的财富去创立新的完全属于自己,他人无法替代的经济王国。
封建制度下,皇帝作为制度中最大的“控股人”,掌握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这些财富和不让这些财富贬值和流失的风险。
因为,皇帝的财富是跟国家牢牢绑定在一起的,没有了国家也就没有了财富。
将财富跟国家分离,这或许就是资本制度的一大特色,财富影响但不决定国家,国家决定但不操控财富。
国家可以像公司一样让有能力的不同人去经营,但财富必须要控制在私人手中。
这些道理,姬国卿理解的可谓非常浅显,也可以成为一知半解甚至说是狗屁不通。
但是,姬国卿毕竟比其他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内在道理弄不懂,但是表面现象倒见识不少。
这一点,不管是谁,都无法跟姬国卿抗衡。
将制造出来的“汽车”,按照成本价售给革命司令部,这是姬国卿在姬家公司实行□□的结果。
不过,这样的□□姬国卿不会使用太多。
眼下最需要“汽车”就是西域远征军,姬国卿作为这个“国家”的领袖,也作为这个公司的总裁,他必须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和谐、富强的国家,所有的公司都只不过是鸟巢中的鸟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老杨和老林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展出”蒸汽机车的兰州城贯穿东西的大道——华夏大街上。
第 717 章 汽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