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二章 封赏(上)[2/2页]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杨太素道:“此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歼灭西突厥,首功不在臣而在于坚守娄烦关的两位将军身上。若不是他们二人拼死固守,只怕是西突厥早已进入太原郡内,现在恐怕两军还在焦灼,是故臣以为此番首功不当是臣。”
      齐王一听顿时皱眉,这杨太素好不识抬举,本王可是在助他更上一层楼,怎么还拒绝。
      “固守娄烦关的是那两位将军啊?”皇帝轻飘飘的问道。
      杨太素立即道:“主将是骠骑将军姜承枭,辅将车骑将军赵蛟。”
      赵王蹙了蹙眉没话。
      “两位将军何在?”皇帝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众大臣下意识的悄咪咪回头瞧了一眼,只见两名年轻的将军缓缓从大后方走到前面,对着皇帝躬身一礼:“参加陛下,陛下万年。”
      皇帝看着姜承枭,笑着道:“青雀,杨相言此番你是首功,你觉得呢?”
      一些知道姜承枭身份的大臣对皇帝的态度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此子是出身宗室皇族。一些不知道他身份的臣子则有些惊讶,皇帝居然对一名默默无名的年轻将军如此和蔼。
      姜承枭眼角的余光偶然之间正好看见了赵王目光,两者只是极为短暂的对视,并没有人发现。姜承枭回道:“启禀陛下,卑职以为不妥。”
      赵王松了口气。
      杨太素面色微微一变,心中暗暗叫苦。
      “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皇帝颇有兴致的询问。
      赵蛟原本还有些激动,但是听见姜承枭的话不由得泄气,不过他只是辅将,再者陛下问的是姜承枭,他也只能心中惋惜。这位姜骠骑想啥呢,这样的泼功劳也不要。
      在心中整理措辞,姜承枭回答道:“卑职不敢隐瞒陛下,当时卑职只有信心固守娄烦关三日,给太原郡的百姓争取三日的迁移时间。若不是杨帅抛弃大军辎重,率领八万骑兵星夜行军支援娄烦关,卑职早已以身殉国。此乃其一。”
      “其二,杨帅运筹帷幄,大军调度皆出其手,这才能将突厥人打得节节败退,卑职不过是做些押运粮草的事,这两件加起来不过微末之功,岂敢言首功。”
      话音落下,齐王看姜承枭很顺眼,笑着道:“父皇,青雀的不错,首功当属杨相。”
      皇帝微微颔首,欣赏的看了一眼姜承枭。
      谢谢你,齐王殿下,你是个好人。
      姜承枭在心中默默给齐王点了个赞。
      齐王,老夫何时得罪你了,你竟要将老夫逼至绝路?
      杨太素心中暗骂,脸上却正色道:“陛下,这首功就算不是两位将军的,那也该是长孙将军与赵王殿下的,若不是他们二位对突厥的料敌于先,此番臣岂能在西突厥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袭并州。”
      赵王道:“陛下,臣为国分忧当仁不让,算不得什么功劳。”
      长孙晟走出列,对着皇帝躬身一拜,言道:“这首功可不能算在臣的身上,臣对陛下有所隐瞒,还请陛下恕罪。”
      杨太素:“......”
      这首功对他来是个烫手山芋,怎么在其他人眼中一样烫手?
      不仅杨太素奇怪,齐王比他还奇怪,怎么还有人嫌弃首功,嫌弃封赏的。他们脑袋打仗打坏掉了?
      姜承枭与光明殿中的其他老狐狸一样,低着头数蚂蚁。虽然光明殿内的地板干净的能滑倒人,但是不妨碍他想象地上爬满了蚂蚁。
      每个饶求生欲都好强啊。姜承枭在心中默笑。
      皇帝沉默一会儿,将目光放在长孙晟身上,道:“长孙将军对朕隐瞒了何事啊?”

第四十二章 封赏(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