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父子交心(感谢莫知苦寒的打赏)[1/2页]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膳后,赵王与姜承枭心照不宣的去了内书房。
      俩人相对跪坐在软垫上,中间的案几上沏着香茶,寥寥沁香飘入口鼻。
      “青雀,你说我晋室还能撑多久?”赵王第一句话就直入重点,他现在也不想拐弯抹角的试探了。
      姜承枭道:“两年、或许是三年。”
      这个时候在赵王面前装什么也不知道很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赵王是聪明人,不可能一点察觉没有。
      声音落下,赵王没有反驳,只是显得略有落寞。
      “你说,隐患是什么时候埋下的呢?”
      “应该是陛下决定压迫关中贵族利益的时候吧。”姜承枭回答。
      赵王点点头,“是啊,若是他愿意按照先帝的方式慢慢来,或许情况大有不同。”
      不同吗?
      姜承枭并不这么觉得,先帝已经施展了诸多手段去打压关中贵族,可是一旦他们想造反,还是具有这么大的能量。
      千万不要小觑世家的能量,当年柔然人何等猖獗,但却没法子消灭世家,由此可见他们的生命力之顽强。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赵王转而问道。
      这个问题姜承枭本来准备糊弄过去的,结果赵王补了一句,“你最近和裴矩走的挺近的啊。”
      姜承枭顿时紧张起来,旋即道:“裴公是礼部尚书,儿是礼部侍郎,走的近不是很正常么。”
      “真的只是这样吗?”赵王似是怀疑的质问。
      “真的只是这样!”姜承枭肯定道。
      这么一说,姜承枭顿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最近真的与裴矩走的过近了,看来以后在洛阳要注意一下,免得引起皇帝的怀疑。
      赵王也没有一味的纠结这个问题,依旧是问道:“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办?”
      看来今天他不说出个子丑寅卯出来,赵王是不会罢休的。
      姜承枭道:“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嗯?!
      这个回答着实让赵王非常的意外,他原以为儿子会说或徐徐图之,或雷霆一击,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回答。
      “你说说看,怎么个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赵王饶有兴致的询问。
      姜承枭道:“团结利益相同的,打击利益不同的。”
      这次赵王很快理解了,他笑着补充了一句。
      “要记得唯稳。”
      姜承枭想了想,觉得没错,下意识准备点头,但是却猛然顿住。
      好家伙,赵王这是在套话呢。
      “父王与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处呢,这不是我能决定的。”姜承枭佯装没有上当。
      赵王笑了笑,没在意儿子的小动作。
      “你知道陛下为何现在一点也不着急青州的匪患吗?”赵王换了个问题。
      “因为暴匪不过是无根漂浮,不得世家豪强支持,终究不是正统,成不了气候。”姜承枭理所应当的回答。
      赵王赞许的点点头,但是却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还有关中贵族按兵不动,陛下投鼠忌器?”姜承枭接着道。
      “这也算一个。”
      姜承枭又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猜不到了。
      赵王缓缓道:“因为青州不是王兴之地!”
      这一句话,直接震慑了姜承枭。
      “父王为何这么说?”
      赵王伸出手指,在茶盏中过了一遍,旋即在桌边四角划了一个横杠。
      “想必你听说过,天下如同棋盘,欲取天下者,必先取一角,而后往中发展,图谋四方。”
      姜承枭点点头,确实是这样,若是先取中原,虽得富饶膏腴之地,但是却四面受敌,不智!
      只有先取四角,在徐徐图之,才能成大事。
      “四角者,一是为关中三秦之地,八百里秦川,东有潼关,函谷关,进可取中原窥伺天下,退可守王霸基业,亦可南下取巴蜀汉中。”
      “二是为河北辽东之地,三是为江东荆州,四是为巴蜀汉中。”
      “为父说的对不对。”
    

第六十三章 父子交心(感谢莫知苦寒的打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