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倾心的人[1/2页]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承枭居住的那地段,放在太原城里面其实算不得多好,更不是什么黄金地段。
      不过,那是以前。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王府那一条街道,一步之距价值千金。
      杜如明跟随南霁云派遣过去的亲卫,找到了姜承枭给他购置的小宅子。
      宅子并不大,三进院落,占地五六亩左右。
      “就是这儿,杜大人自便,卑职告辞。”
      亲卫带着杜如明找到了宅子,上面牌匾写着杜府两个字,这让杜如明有些感慨。
      以往他不过是个穷读书的,若不是族中老辈人看重他学业,将他送去本家族学,他现在不过是个务农的村民,何来现如今的杜府,何来梁王的看重?
      当然,他还要感谢另一位好友,若非他那一封引荐信,他或许连见梁王一面的资格都没有。
      “多谢校尉。”杜如明可不敢在姜承枭的亲卫面前托大。
      梁王的亲卫皆是追随梁王已久的家奴出身,深得梁王看重信任。
      亲卫平淡道:“杜大人若是有什么需求,尽管告诉卑职,主上说了,一定会满足杜大人。”
      “岂敢。”杜如明正色的朝着北方一拱手,“殿下对下官已是恩宠之至,下官别无所求。”
      亲卫颔首,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
      杜如明走上台阶,伸手推开大门,却发现几年不见的双亲正在清扫院落。
      自从当年中正选士落败以后,他因缘际会投到了梁王麾下,跟随梁王去了辽东,这一去就是几年工夫。
      虽然这几年他常常往家里寄银子,但是他自己却是没有时间回家看看双亲。
      一来辽东乃是梁王根基,他不能离开。二来,他得梁王看重,自想一展所长,报梁王知遇之恩。
      “阿爹,阿娘。”
      杜如明眼眸含泪,朝着双亲喊了一声。
      杜父和杜母停下手中活计,抬目望去,见是自己儿子,自是喜极而泣,一番团圆之情油然而生。
      片刻后,一家三口就在院落里面的小亭子中坐下叙话。
      “原本王妃是安排了几个仆人的,但是我和你爹都不习惯,又要管着他们吃饭,索性便退了他们。王妃常常来此看望我们,送给我们不少钱财......”
      杜母絮絮叨叨的跟杜如明说着来太原以后发生的事情,总结而言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儿子能成为梁王得力大臣、王妃对他们甚为友善、他们脸上非常有光等等。
      杜如明听了心中愧疚之余也是越发的感谢梁王。
      “三郎,梁王是宗室皇族,他既然如此看重你,你当尽心竭力的辅佐梁王。”杜父话不多,等杜母说完以后就说了这么一句。
      杜如明正色的点点头,“阿爹放心,儿子记在心里。”
      杜母笑呵呵道:“前些日子王妃还说要给你找一门好亲事呢......”
      闻言,杜如明窘迫的低下脑袋。
      成亲这种事情,他还没想过啊。
      梁王府。
      姜承枭得胜归来的消息早几日前府中女眷便已知晓,是故他一回来就受到了府中诸女眷的相迎。
      这其中,无难和常乐自然是和以往一样,见到爹爹就像个树袋熊一样挂在姜承枭身上不下来。
      惹得长孙清漪又好气又好笑,只得板起脸让她们俩下来。
      “你们两个,还不下来,为娘教给你们的礼仪都去哪儿了。”
      闻言,无难和常乐俩人小脸一垮,心有灵犀的同时看向爹爹,希望爹爹给她俩解围。
      长孙清漪提醒道:“王爷,她们俩可不小了。”
      闻言,姜承枭心中为之一叹。
      是啊,女儿以后年纪越来越大,大庭广众之下,确实不能这样了。
      “这次爹爹给你们带了礼物回来,都在后面,你们要不要去挑选一两件?”姜承枭笑着和两个女儿说。
      让他板起脸放下宝贝女儿,这还真是做不到,只能先这样,等她们懂事了,就不会赖着他了。
      无难和常乐一听有礼物,立马点点头。
      “要去!”
      看着两个女儿蹦蹦跳跳的去了后面,长孙清漪不高兴道:“又给夫君做了好人,妾身真成恶娘了。”
      姜承枭拉起夫人玉手,调侃道:“夫人这是吃味了?”
      长孙清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人都在呢,没个正形。”
      姜承枭哈哈一笑,左手拉着长孙清漪,右手拉着尉迟炽繁,同众人进了府邸。
      进了府之后,姜承枭自然是先去拜见了母亲郑氏,与她说了好些话。
      郑氏先前因为赵王的故去,着实哀伤了许久

第一百四十六章 倾心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