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六章 妻妹来访(感谢繁华落尽白茶的打赏)[1/2页]

大晋皇族 长乐驸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继北晋占据巴蜀,打退梁军震动天下之后,又一件事情震动了天下,北晋要开科举!
      按照公开的信息,此次开创的‘科举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古今未有之制度,对此不少人报以怀疑态度。
      中正选士之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早已深入人心,突然来了一个所谓的科举,公平竞争,这让很多世家嗅到了一丝危机。
      支持北晋的世家倒是无话可说,毕竟这是昭王和六位尚书同时通过的举措。但是暂时没有支持北晋的世家则有些不高兴,他们已经习惯了中正选士带来的福利,自然不想打破这个规矩。
      对于这部分人,北晋朝廷丝毫没有理会,完全无视。
      有人不支持,就有人支持。
      脱离于世家之外的小型门阀子弟纷纷看见了机会,卯足了劲想要参加太原的九月科举。
      而在太原,大朝议正在进行。
      此次大朝主要是为了商议组织科举的事情,各大派系都已经妥协了这件事情,自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少数出身寒门的官员更是举双手赞成。
      科举的议题很快通过,下一个议题却有些出乎姜承枭预料。
      “臣启奏王上,太原乃我朝之都城,以旧名有些不合礼制,请王上为都城赐名。”礼部尚书裴矩拱手道。
      为太原改名?
      说实话,这件事情姜承枭没有想过,他并没有打算将来以太原为都城。毕竟长安和洛阳才是经济中心,日后他要么以洛阳为都城,要么就是以长安为都城。
      关于这件事情,他暂时还不想发表看法。
      “众卿家怎么看?”
      话音落下,刑部侍郎独孤罗站了出来。
      “王上,此举不妥,太原之名已有历史,擅自改之有些不妥。”
      这不是该不该名的问题,这是定都的问题。
      独孤罗一眼就看出来裴矩的心思不是要改名,而是为日后统一天下定都太原做准备。
      这他肯定不能答应。
      不论是长安还是洛阳,远比太原要好得多。
      关于太原改名的事情,朝中大臣意见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以并州官员为主,他们自然是赞同改名的,另一派则是关中系,他们强烈反对改名。
      江南系和河北系则保持沉默,关于定都的事情他们不想掺和,因为改来改去也不会定在河北或者江南。
      两派陈词利弊,都希望姜承枭能采纳他们的主张。
      对这件事情,姜承枭内心显得很平静。改个名字而已,他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日后定都在什么地方还不是他说了算,谁能掣肘他?
      不过,他还是希望暂时不改,于是驳回了裴矩的请求。
      三个时辰后,例行大朝结束,姜承枭踱步走在廊下,时不时驻足远眺。
      目前朝堂已经平稳,地方的农桑之事也在步入正轨,但是他的政务并没有轻松,关于巴蜀和汉中两地的事情忙的他有点焦头烂额。
      好在六部尚书和各寺大员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众人智慧聚集在一起倒是帮了他不少忙。大权集于一身,虽然很爽,但是却也很累。
      “王上,是去垂拱殿还是去哪位娘娘的宫里?”
      “凤仪殿吧。”
      “是。”
      此刻,凤仪殿中。
      “这么说,你没有听你爹爹的话?”
      长孙清漪一身朴实衣裙,但却难挡她身上的贵气。北晋的节俭之风是由她带起来的,她自然是一直遵守,哪怕搬进了王宫,她也丝毫没有懈怠,依旧以身作则的保持着节俭。
      在她身边,族妹长孙薇正在品茶。
      “姐姐,恒儿有仁善之心,这是好事情啊。”已为人妇的长孙薇满脸的笑意。
      长孙氏出了一个北晋王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将来北晋一统天下,那王后就会变成皇后,不早点过来依附难道还等着王后飞黄腾达了再来?
      只怕到那时候想要巴结都没她们的位置,更何况长孙清漪现在已经飞黄腾达了。
      此次长孙薇寻得好机会进宫和长孙清漪叙旧,也是希望王后能给她帮帮忙,将自

第六十六章 妻妹来访(感谢繁华落尽白茶的打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