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大变活人”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2页]

酥扎小姐姐的非常朋友圈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医用口罩生产线。
      酥扎:哇,太好了,那到时候每天可生产多少只口罩呢?
      全明星:10多万只吧。
      洋码头:你们家再发一次大财的机会来了!也轮到带挈带挈我们的时候了!
      旁白:
      对于洋码头谢梓豪来说,他非常羡慕全明星的家族企业在这百年不遇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赚大钱的机会。而对于依靠外贸维持生计的谢家来说,这几个月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当谢梓豪作为“高温青年”海外援助小组成员,第一时间在意大利热血沸腾地全欧洲收购口罩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短短几周时间,国内的疫情一天一天向好,而意大利却成为世界的“第一重灾区”,这时候,虽然意大利人的大条神经遭到了全欧洲华人的吐槽,但是,眼下口罩在欧洲已经是最紧俏的物资了!谢梓豪作为“抗疫英雄”,他觉得自己飞越万里,为家乡“包机”送货回国,无怨无悔。但是,家族的营生一片惨淡,他的父母一直埋怨他不打理家庭的事物而为一个空的名誉去奔波,母亲一再问他:是生意活下去要紧还是你那“抗疫英雄”的名声要紧?
      面对母亲发给他的账本,洋码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而此刻,对于全氏家族的转产,谢梓豪似乎觉得,一个绝好的机会也已经向他在招手。他将动用自己这几年全球“跑码头”的资源,为全氏家族企业的转产复产尽最大的力量,当然,心底的另一个声音在呐喊:机会是你的,也将是我的!当然,这事儿,他还得寻求一个万全之策,如何从全氏的转产中分一杯羹,他需要同盟军!他把目光瞄向了雀跃囡,他知道,拥有比利时居留权的雀跃囡的家里人,大部分也在比利时做外贸进出口生意,这段时间,家里生意的情况,一定与他谢家如出一辙!
      想到这些,洋码头谢梓豪马不停蹄,当天就约了“高热青年”微信小群的小伙伴们来到位于市郊的“全吉服饰”的生产基地,在“全吉”,他发现“全吉”车间里工作人员虽然全副“武装”——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缝制口罩,但是,目前两条临时改装的流水线上,生产的都还只是普通民用口罩,刚刚转产的生产车间标准远远还低于专业口罩生产企业。他若有所思,晚上,他打开微信刚想在“高热青年”的小群发话,只见里面已经挺热闹了,他“爬楼梯”翻看了前面的聊天记录:
      “高热青年”微信群:
      真甘茄:@全明星,你们家的生产管理可真是有一套啊!车间的防疫按相关部门规定一套一套来操作,听说一天车间要消毒四次,上市公司毕竟规范,厉害!
      全明星:搞得苦死了!服装企业转产口罩,一开始全靠工人手工一个一个缝制,每个工人一天赶制四五百个口罩,都叫起来了!现在每天是满负荷生产,目前我们有大半的员工还回不来,最缺人手,加班加点的工人要加工资。急死人啊!
      洋码头:工资要加的,这边你们可以把口罩价格抬高啊!
      冯峰:这个是红线,要慎之又慎!你们看看这条消息:某市药店擅自将进价为200元\/盒的口罩(十只装),提价到850元\/盒对外销售,被市场监管局查到,罚了三百万!
      雀跃囡:也不是所有的举报都被罚的。我三舅妈娘家也开药店的,三证检验报告齐全,从厂家进n95口罩售卖,被举报了五次。但每一次都没有被处罚成功,因为进价14元,他们只卖15元。我三舅妈娘家人说现在药店的状况是,不管卖多少钱都会举报,不想再卖了。
      酥扎:看这里看这里:“据澎湃新闻消息,一口罩生产企业以3.3元\/片的价格出售医用外科口罩,且要求10万片起订,被人举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经过初步调查后表示:该企业以3.3元\/片的价格出售口罩,是合理的,不构成‘哄抬物价。”
      洋码头: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就是一句话:此时此刻,开足马力,生产口罩就是硬道理!星星,广州的原材料我有路子的,但是我提议:大家一起玩,顺便赚点钱哦!

第32章 “大变活人”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