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白总,你是不是先休息呀,先养精蓄锐。
白菡萏:不用,今天不和你们聊聊这些倒反睡不着。
苏清帖:那好吧,酥扎,咱们就听白总从哲学层面做做深层次的生死观报告吧。
白菡萏:记得我五六岁时意识到人会死亡这个问题时,我是恐惧万分的。我多希望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有死亡的存在,即便死亡不可逆转地在一步一步靠近,我也不愿知道。这听起来像是在逃避,事实的确如此,这是乐观的逃避。乐观不是盲目,不是脱离实际,这只是一种使自己快乐的精神胜利法。
那是大约在我六岁的时候,从遥远的大山中传来消息,我的太祖母病重了,于是全家人纷纷从各自生活的城市赶赴乡村。傍晚时分,来到了青山绿水间的一处房屋,这就是我从未谋面的山里太祖母生活了80多年的地方。
车门打开,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与我谋面。我被阵阵哀戚的哭声、缭绕的纸钱烟雾和满目的惨白吓得放声大哭。堂屋里的床上,静静躺着的是我的太祖母。我第一次见我的祖父坐在旁边满脸泪痕,神情恍惚。我们几个孩子都没有见过这位老太祖母,呆呆地站在堂屋的门口看着大人们大放悲声。第二日出殡,姨妈给我换上赶制出来的小小的丧服,跟在大人后面又回到了令我胆战心惊的堂屋。跟着大人们围着那张床绕了大大的一圈,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告别仪式。
绕了一大圈之后,忽然我不害怕了:原来死亡竟是如此简单,眼睛一闭上,就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从此这世上的一切都与己无关。
但是,后来,读过的书多了,走过的地方也多了,对死亡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人死亡,并不是与这世上的一切都不再有关系。以前和你爸爸曾经去过希腊的圣托里尼海岛,这个海岛有一个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我很惊讶:几乎家家门前都有一个摆放一张照片的小玻璃柜,前面供着一盏蜡烛。那些黑白的照片上几乎都是带着自然微笑的面庞。他们都是这些房子主人的亲人,那些主人将他们的照片一直摆放在进进出出最显眼地方,我想一定是深深爱着他们的。
所以,酥扎,生是暂时的,死亡才是永恒的,只要有足够的爱,那么生死都是永恒的!
苏清帖:酥扎,原来你妈妈还是个生命哲学家!
白菡萏:苏医生暂时别表扬。这些日子在病床上,又读了一些书。近来读荀子,才发现老祖宗两千年前已经给出了答案。“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生死之间的距离,不是时间和空间可以丈量的,但是爱的力量可以超越这一切。酥扎,在能够相爱的每一天,尽情地去爱吧。你和父母、你和同学、你和朋友,尽情爱!
旁白:
酥扎没有想到,这几个月,母亲白菡萏在医院历经了个人的生死,也见证了病友的生生死死,居然对生命看得如此通透豁达,酥扎发自内心地佩服自己的妈妈。看完妈妈在“妈妈加油”群里的一番话,酥扎不知该如何接妈妈的话,只觉得自己太年轻,只能以“辞穷”来表达自己对生死理解的浅薄。她找到了前几天清明节时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再一次了转发:
2020年4月10日酥扎小姐姐的朋友圈:
周国平:《清明节,是时候谈谈生死了》
“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
……
“惟一可把握的是当下!”
第58章 “是时候谈谈生死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