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在古代,有一个琴师,家境贫寒,他想要一把好琴,为此,他苦练琴艺,每天,都去琴楼看琴。
他这样,只看不买的行为,引起了店内伙计的不满,为此,对他冷嘲热讽。
最后,惊动了老板,老板出来,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最后,做了一个决定,他让琴师,亲试,整栋琴楼里的所有琴,最后,选一把琴,这把琴,会为他单独留下,直到,他、攒够银子买琴。
琴师,最后,试遍了整栋琴楼的琴,这把琴,不是琴楼里最好的,但,他却选择了这把琴。
为此,琴师,更加刻苦的修行,甚至,不再每天去琴楼看琴。
这一段时间,也有别人看上这把琴,但,都被伙计劝走了,毕竟,这把琴,确实不算最好,甚至都不是独一无二,没有必要非它不可。
可有一次,有个客人,非要这把琴,最后,伙计没办法,只能请出老板。
老板将客人请到阁楼,将琴师的事,告诉给了客人。
恰好这时,琴师也来琴楼看琴,老板将琴师请到阁楼,请琴师,弹奏一曲。
客人听完以后,自觉的放弃了。
那把琴,客人也试过,客人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把琴,因为,琴师的琴艺,要比他好很多。
琴师走后,客人问老板,那张琴,也不是什么好琴,也就几十两银子,你经营这么大个琴楼,还缺那点钱?
老板笑着摇了摇头说,这件事,沾钱,就俗了。
这是一件雅事,他试遍琴楼,并没有选择最贵的,也没有选择那种很差的,而是选择了那样一把,普通的琴。
他是琴师,我是商人,他付钱拿琴,这合乎情理。
而,一旦,我选择送,这是施舍,是怜悯,也是对他的亵渎,更是在侮辱他的琴艺。
一件雅事,至此,荡然无存。
客人笑着说,或许,琴师、慧眼识珠,那把琴,才是整栋琴楼的珍宝呢?
商人笑着说,那,也是他的命,谁让自己,有眼不识金镶玉呢?
商人接着说,做这琴的人还健在,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找他,让他,给你做一把,一模一样的。
日子,就这样流逝着,这把琴,也在小城,有了名声,越来越多的人,跑来琴楼看琴,以及去听琴师的琴。
转眼,十年过去了。
琴师,攒够了银子,买回了他的琴。
这把琴,就这样,陪了琴师十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琴师赞了十年的银子,换了这把琴,这把琴,也正好陪他十年,很神奇吧!
这个琴师,他并不是什么历史名人,甚至连野史,都没有他的名字,但,这把琴,却见证了那个故事。
不知道,这个故事,能不能,让妖师,收下这把琴呢?
哦……
不止托孤,还托琴。
故事很平淡,关键是,听故事的人,听懂了几分。
有人看出了坚持,毕竟,十年如一日,不易,十年如一日的学琴,更不易。
也有人看出了自知,客人只是听琴师弹了一曲,就知道,自己配不上这把琴,因为,它有一个更好的主人,落在自己手里,就屈了它,自己不会如琴师一般,爱它、惜它。
退一步,这种事,说起来简单,但,这人世,有几个人、真的能做到?
而商人,问心看不透,看不透,他这样做的用意,单纯的只是为了做一件雅事?
这把琴的价值,在于这个故事,只有听懂了故事,才有接下这把琴的欲望,而,能听懂故事的人,也一定会珍惜这把琴。
懂得人,自然视之如宝,不懂的人……
嗯……
看来,这父亲,也并不是,完全相信妖师啊!
这是一道测试吗?
他如何判断自己合格吗?
收下这把琴?
问心:“一个父亲的托付,我还是愿意遵照的,不用签契约,我可以在这里,养她到成年,之后的路,让她自己选如何?”
父亲盯着问心,看了好久,然后,亲了一下女儿的额头,最后,对着问心,躬身一礼,就推门离开了。
问心看了一眼桌上的琴,又看了看小女孩。
问心敲了敲床梆:“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这个女孩,就交给你照顾了。你从进来,就蜷缩在那,现在,你该给你们找一个,晚上睡觉的地方。对了,随便将那把琴带走,那,毕竟是她父亲的,由她继承,挺好。真要落在我手里,就屈它了。”
羽笙从床底跑了出来,围着女孩转了一圈,然后,化成人形,带着女孩和琴离开了。
这个时候,问心,不得不感慨,还好妖师的住所是独栋,不然,晚上,还真不好打发。
第52章 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