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密林延小路直上,再经过九十九道阶梯,便是他们的目的地,广安寺。
山林茂密,林间有飞鸟掠过,鸣声啾啾。
白日下,云雾渺茫。广安寺隐在木叶、薄雾中,仿佛与人世隔绝。深林古寺,带着远离尘世喧嚣的沉寂肃穆。
小和尚跪在九十九阶梯上,一步一叩首,稚气的脸庞上满是虔诚。
薛凝好、周柒和余音跟在他身后,静默地站着,脸上带着肃然敬意。
太平城的事就算结束了,一切平静得好像所有事情都没有发生,大部分人的轨迹还是一如往常。历史并不会因为少部分的人而停止流淌。
小和尚在嘴里诵完最后一遍经文,提步上了最后一步阶梯。他转向三人,身影似和身后的寺庙融为一体,亘古悠久。
“三位施主,请里面走。”小和尚神情肃穆,引着三人在早已熟稔于心的青石板上走。
寺中寂静,只听见夹杂在浑厚晨钟中的诵经声。
先入眼的是一口大鼎,摆在庙前。鼎内积了厚厚的一层香灰,而今只有冷却的香烛。来往礼拜的香客在路上被害,年年香火旺盛的广安寺就这样衰败下来。
唯有威严高耸的大雄宝殿还昭示着往日的辉煌。
穿过巍峨错落的楼宇,小和尚一路带着她们进入了大殿。
回荡在山林间的诵经声就从此处传出,空阔的大殿中摆放着规整的蒲团,身着海清的僧人于其上端正打坐。
随着木鱼声有规律的敲响,僧人们手里捻珠、口中念念有词,沉浸在自己的瑰丽幻界中。
菩提座下,穿戴袈裟的主持合掌立于其下,一位手拿着托盘的小僧人候在他旁边。
穿过袅袅檀香,四人在虔诚的诵读中一路来到了主持面前。
主持年近不惑,刻满岁月的脸上带着悲悯怜爱。他向三位回了一礼,而后取下托盘上的盒子。
盒子用檀木所做,精致小巧。其上镌刻着繁复经文,带着被香蜡日夜浸染的沉香。
“这是尊师的舍利子,他圆寂之前就预料到,今天会有几位小施主需要此物,人死如灯灭,让我给了便是。”主持沉声娓娓道来,语气平铺直叙,让人念起无波的古井。
薛凝好在旁净手后,小心翼翼地接过。
佛经上讲,舍利子是修行者通过修行“六度”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传于庙寺,是高僧德泽恩惠的昭示、也福荫寺中香火的延续。
她虽对佛教不甚有感,但对这种大无私的精神却是肃然起敬。
繁复的交接仪式做完,三人整装又要出发,主持拦下了她们。
“阿弥陀佛。”此时主持已换回了一身常规的纳衣,神色平和。
余音见他看向自己,心中隐约有了什么预感,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
就听主持道,“女施主,你的家人正在居士林等候。”
家人?
余音脑中轰然,险些站立不稳。
回过神后,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路上苦苦寻找的父母就在眼前了,却胆怯地不敢再去确认。
家人……可是她的父母亲?
放出被困于地下的人后,她也曾拿着平安符问过他们,然而闻者皆是摇头叹息。她的父母为了获取一线生机,混在了那些行尸走肉的人中,然而一旦发现,双拳哪能敌四手,怕是已凶多吉少。
没想到……竟是真的逃了出来吗?
余音呆愣愣地在小僧人的带领下,朝居士林走去,脑中一团乱麻。
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想不到。
一行人穿过了一片幽静的小竹林,再往前,就是一排竹屋。
僧人适时停下脚步,道:“女施主,前方便是了。”
薛凝好和周柒也跟着停下,这毕竟是余音的家事,身为外人,他们在旁站着,多有不便。
余音孤身一人,心
83 广安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