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与它一起移动,跟随它。\"
①比丘:佛教用语。指舍弃世俗生活,参加僧团乞食静坐的人。——编注
你越是试着这样做、你就越会努力做它,你就越会变得有意识。它是费力的,它是困难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它,你就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变成一个在另一个世界中的另一个存在。
它也以另一种方式发生作用。当你有意识地吸气与呼气,渐渐地,你会到达你的中心,因为你的呼吸碰触到你的存在的那个中心。气息吸进去的每一个片刻,它都会碰触到你的存在的中心。
从生理学角度看,你认为呼吸只是为了血液的净化,你认为它只是一个身体的功能。但是如果你开始觉知你的呼吸,渐渐地,你会比生理学走得更深一些。那么有一天,你会开始感觉到你的中心,它就在你的肚脐的附近。
只有当你与呼吸一起持续地移动,你才能感觉到这个中心,因为你越是靠近你的中心,你就越难保持觉知。你可以从吸气时开始。当气息正在进入你的鼻子时,你开始觉知它。它越是向里面移动,觉知就变得越困难。一个念头会来,或者是某个声音、或者是某件事情会发生,而你会跑开。
如果你能够进入到那个中心,在一个极短的片刻中,气息停止了,会有一个空隙。气息进去,气息出来,在两者之间有一个细微的空隙。那个空隙就是你的中心。
只有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觉知呼吸的锻炼之后,当你终于能够与呼吸在一起,能够觉知到呼吸时,你会觉知到那个没有呼吸活动时的空隙,那个气息既不在吸入也不在呼出时的空隙。在这个呼吸之间的不可捉摸的空隙中,你就在你的中心。所以,佛陀把呼吸的觉知当作用来接近中心的一个手段。
当你呼气,对它也要保持意识。那儿也有一个空隙。有两个空隙:一个是在吸气之后、呼气之前的空隙,另一个是在呼气之后、吸气之前的空隙。这第二个空隙更加难以觉知到。
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是你的中心。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中心,就是宇宙的中心。你可以称它为\"上帝\"。在呼气之后即将吸气之前的那个空隙就是宇宙的中心。这两个中心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首先你会觉知到你的内在的中心,然后你会觉知到那个外在的中心。最终,你会知道那两个中心是一体的,于是\"外\"与\"内\"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
佛陀说:\"有意识地与呼吸一起移动,你会在你里面创造出一个觉知的中心。\"一旦这个中心被创造出来了,觉知就开始进入你的每一个细胞,因为每一个细胞需要氧气,每一个细胞都要呼吸。
现在科学家们说,甚至地球也在呼吸。当整个宇宙吸气时,它就扩展;当整个宇宙呼气时,它就收缩。在古印度神话经典普拉纳斯(puranas)①上说,创造是梵天的一次吸气,而毁灭、普拉拉亚、世界末日是呼气。一次吸气是一个创造。
以一种非常小型的方式,以一种原子一般的方式,同样的事正发生在你里面。当你的觉知能与呼吸合为一体,那么呼吸就会把你的觉知带入你的每一个细胞,于是你的整个身体就变成了宇宙。这时,你真的完全不再有物质性的身体了,你只是觉知。
①普拉纳斯(puranas):印度教经籍的一种,是内容庞杂的通俗著作,内容有神话、传说和世系源流。也译为《往世书》。——编注
第127章 传统的技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