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们都坐下,停下我给你们讲一下我们华夏的第一大经书,金刚经,源于我们华夏的佛教,你们能从里面悟出多少算多少吧,在这期间你们可以提问,”完颜常兴笑嘻嘻的说着,其实他心里很是着急,因为感应到了很多股不安定的能量在冲击一些仙兽或者是他身边人的身体,不去给他们平静一定会走火入魔。
完颜常兴在讲经书前,吧自身的部分精血散发到空气中取,慢慢的与空气融合,已达到和其他人的身体融合并且能保证去淬炼别人的身体的效果。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也就是讲事情都是有因由之说,也就是有因必有果之说。就像现在华夏的事情一样,出现了这个事情我们去平息了但是我们一定要去想一下他的起因是什么?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
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清事情我们的分工不同,同样我们所拥有的责任也是不同,但是这只是表面。从内层说的话我们的责任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超度常人。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排除邪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除杂念的,排除了杂念的,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盘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众生没有被我灭度。”
菩提又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佛回答道:“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其实这就是说所有生命东西都是能成为大圣人,成为一代宗师,不关你是什么样的生命,只要你的心态摆正了,把你自己超越了你就能成为圣人,但是要做到这些只有去降服自己的心。”
“我发现你们怎么都问问题了么?难道都明白?不像以前一样问个不休的样子!你们都怎么了?为什么满脸的幸福样子呢?”完颜常兴讲了一些不见他们有什么问题提问出来,心里很是奇怪的问着他们,以前他们的问题都是很多的怎么现在他们除了满脸的幸福就是幸福,难道他们听懂了?完颜常兴心里琢磨着。
“报告老大,我们全都能听明白,尤其是你说的很慢,在这个期间我们全都能明白,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麒麟在边上喊着,并且冲着那些仙兽喊着。
“我们都能听明白,老大……”所有的仙兽都齐吼着。
完颜常兴无奈的摇摇头继续自己的叨叨大业。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佛说:“再说,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无所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要执著于表相的布施。”
菩提问道:“这是什么缘故?”
“如果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佛说并反问菩提。
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问道:“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
菩提回答道:“不可思量,世尊。”
佛又问道:“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来修行。”
也就是说我们,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受到外在的那些东西困惑,也不要去迷信外在的美丽,不要被那些华丽或者是丑陋的外表所欺骗,要认真的思考其内在的所有,也不要去臆断什么东西那不属于我们应该有的。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佛问须菩提道:“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身相来见如来否?”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世尊。不可以身相来见如来。”
佛反问须菩提道:“为什么呢?”
须菩提很坚决的回答道:“因为佛所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
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能把各种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
这个和第四品所表达的意思有点类似,但是呢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讲到人或事,不要去分析它的某一点或者是它的假象,要思量他的根本,也就是它的根本之源,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看到真想,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第一百一十七 华夏危机完颜常兴的安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