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背锅的赵括[2/2页]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写网文太难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杀敌,那些人在后方享乐。”
      刘平咬牙说道。
      他知道,一旦赵括逼迫贵族捐献粮食,必然会得罪赵国所有贵族。
      连他也会被记恨,甚至可能会被贵族派死士杀死。
      但是他更知道,如果没有粮食,赵国必败。
      赵括作为主帅,最好的结局就是承受赵国数百万人的谩骂,直到去世。
      甚至还会被记载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主辱臣死,刘平宁愿自己被杀,也不能让赵括背负千古骂名。
      “我再想想。”赵括有些烦躁。
      乐毅和刘平都劝他向贵族动手,他也知道贵族有粮食,但问题是对方凭什么把辛苦攒的粮食送出来?
      平心而论,如果赵括自己不是主帅,如果不是为何救自己,他也不可能倾家荡产的去支援前线。
      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我是为了救自己,才心甘情愿捐献粮草,想要让别人也心甘情愿……我知道了!”
      ……
      第二天,蔺府。
      “不知马服子找老夫何事?”
      蔺相如声音有些沙哑,面色蜡黄,皮肤松弛,随着俯身的动作,头上的发冠左右摇晃,稀疏花白的头发似乎很难束缚住沉重的发冠。
      只有那一双眼神依旧明亮,似乎一眼便能将赵括看透。
      “括知道先生不愿我替换廉颇将军担任主帅,但王命难违,括不得不从,还请先生能够原谅。”
      赵括先是一礼,诚恳地说道。
      “这不是你的错。”蔺相如摇了摇头。
      他之前确实对赵括不满,现在却变成了同情:赵括恐怕要背锅了。
      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上党之争。
      赵国接收了秦国谋划多年的上党。
      这件事赵王做的对不对?
      对。
      上党实际上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韩国手里,还有一部分在赵国手里。
      偏偏赵国的部分无险可守。
      只要韩国的上党被秦国占领,赵国的上党也就没了。
      而且上党的位置极为特殊。
      上党的背后就是赵国的邯郸,秦国占领上党之后,便可从上而下威胁赵国国都邯郸。
      而且上党是太原和邯郸联系的通道。
      一旦上党被攻破,太原和邯郸之间的联系便会被切断。
      所以赵国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上党。
      但错就错在:赵国没打过!
      现在不仅上党丢了,赵国还要被秦国打。
      赵国境内民不聊生,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全国上上下下都非常讨厌这场战争,认为是因为韩国的土地才导致和秦国交战,得不偿失。
      百姓充满了怨言。
      那么他们会怨谁呢?
      是谁接收的上党?
      有两个人,一个是赵王,一个是平原君赵胜。
      但是赵王会让自己背锅吗?显然不可能。
      平原君赵胜更不可能,他在赵国的名气非常大,不仅贵族和士子爱戴他,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非常尊敬他,怎么可能背锅。
      所以,只能由那个屡战屡败、损兵折将、还丢失土地的廉颇背这口大黑锅了。
      但廉颇是赵国的支柱啊,赵王是明君,明白赵国损失谁都不能损失廉颇。
      那么,这个锅由谁来背呢?
      就在赵王犹豫之时,秦国派奸细到赵国,开始散布谣言:廉颇太菜了,都不敢出来,秦军只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
      赵王一听,打瞌睡有人送枕头!于是将计就计,用赵括换下廉颇。
      赢了,赵国多一上将,之后三十年无忧。
      输了,只需要将赵括治罪,便能平息民愤。

第四章 背锅的赵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