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再见青春[2/2页]

王之球道 鱼疲花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油炸丸子,挑球过人……兴之所至,董卓还来了一个右脚绕到左脚左侧的花式传球,这是他在英国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畅快感。
      这十几分钟的畅快感,也让董卓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前锋,进球是本职,但要站在更高点,所要做的不止是进球,还应该要有将所有的后卫都“踩”在脚下的勇气和能力。
      球员们踢得起劲,观众们喊得也起劲。
      现场观众兴奋了,他们从来没有看过中国球员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即便是面对那些所谓的弱队。
      现场先是零零星星响起了一些声音,最后慢慢汇聚成一个声音——“过一个!过一个!”
      澳大利亚人听不懂这几万人到底在喊些什么,不过从场上球员的兴奋度来看,这个口号似乎效果还是不错的。
      殷铁生看到这个场景,干脆直接再走马换将,把赵旭阳和陈滔一股脑儿地全都扔了上去,把崔朋和郑郅换了下来。
      这两位生力军上去后,跟两位锋线球员一起,是彻底将澳大利亚的后防线搅了个底朝天。
      现在澳大利亚的后防就像一根紧绷的弦,而中国队的这些球员在不停地去拨动这根弦,那么,弦终归是有被拨断的时候。
      第65分钟,刚上场的陈滔面对澳大利亚的边后卫,使出了在中国球员当中很少见的踩单车。国内球员可能有时候也会踩,但最多来那么一下就过去了。
      陈滔的踩单车更接近于巴西人的风格,球稳稳地留在两腿之间,双脚如穿花蝴蝶般从球上晃过,眼花缭乱的动作让对手根本不知道该防哪边的突破。
      现场的球迷都快把嗓子喊哑了,在陈滔的身上,依稀看到了05年世青赛上那个单车少年的影子。
      那真的是中国足球的黄金一代啊!
      可是3年过去了,这一批黄金一代就这样“融入”了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中,不能说泯然众人,却也已惊艳不再。
      陈滔,2002年还在体校踢球的他被沈阳队看中,顺利成为了职业球员。
      2003年即成为球队主力。
      2004年成为球队队长,当时的他才19岁,是中超所有球队中最年轻的队长。
      当年年底入选阿里汉的中国国家队,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完成了从业余球员—职业球员—主力—队长—国家队的五级连跳。
      2005年世青赛,和黄金一代一起攻城拔寨,在荷兰刮起了青春风暴。赛后,他和梅西一起入选那届世青赛的最佳阵容。
      2006年土伦杯,获得赛事银球奖,也就是最佳运动员第二名。
      就是这样一名球员,在2005年世青赛后就得到了欧洲多家俱乐部的青睐,但当时的沈阳俱乐部在转会费问题上绝不松口,其后多次留洋机会,也都因为俱乐部的阻挠而错过了。
      有时候,一些事情,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更过分的是,因为留洋问题与俱乐部产生矛盾,正处于球员发展的黄金年龄的陈涛却遭到俱乐部停薪、停训、停赛的三停处理。
      当年天赋爆棚的单车少年如今却正在往平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那个当年也还没有多远,离2005年世青赛仅仅过去了3年而已。
      看着场上那个还在踩着单车但动作已经不再如当年那么优雅的少年身影,会有那么一瞬间,让人恍惚间梦回2005年的荷兰。

第52章 再见青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