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他急了[2/2页]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忽然开口,打断他,“朕若不信你,早不是今日了。”
     他倚在龙榻上,像是有些疲惫,却仍自持帝威:“可你要记住,太子不是陛下的影子,是未来的君主。你能做得狠,但要做得明,能成事,但不能失人心。”
     朱标躬身应命。
     朱元璋眼神陡然一寒:“许陵是你收的?”
     朱标微一迟疑,答:“是。”
     “你可知他是齐王旧部之首,兵策军机半出他手?”
     “正因如此,才更要收他。”朱标目光不避,“他弃主投东宫,人人皆知他背主,便无人再敢信他。他在我手下,只是颗弃子,换来的,却是齐王再无可托之人。”
     朱元璋凝视朱标,良久,忽然一笑。
     “好,好,好。你能这般算计,朕便更放心了。”
     话锋至此,殿外忽传一道通报:“启禀圣上,陛下嫡孙允熙公主,请求觐见。”
     朱标一怔。
     朱元璋笑了笑:“她今儿怎么也来了?”
     片刻后,一道纤细娇小的身影踏入殿中,着浅紫罗裙,发上只簪一朵白玉花钿,举止端庄,却眼含灵光。
     “皇祖父,儿孙来看您。”
     允熙公主乃朱标之女,年方十三,聪慧温婉,自幼颇得太祖宠爱。她跪地福身,姿态恭敬。
     朱元璋瞧着她,眉开眼笑:“你父今日刚被朕训完,你又来替他说情?”
     允熙眨了眨眼,低声道:“父王日夜忧国,儿孙自当尽孝助理。若皇祖父不喜父王,允熙也就不高兴了。”
     “好你个牙尖嘴利的丫头!”朱元璋笑骂一句,“倒更像你祖母多些。”
     朱标见女儿突来,神色不露,但心中微感异样。
     他知允熙不是爱出风头之人,此番出面,怕非寻常。
     允熙眼神一转,忽道:“父王,昨夜清河郡王府有人来求见,说要见我。”
     朱标面色微变:“谁?”
     “是——罗氏。”允熙低声,“她说她有齐王的密信,要换她儿子一条命。”
     朱标双目一凛。
     朱元璋眉头微动,盯着朱标:“你连郡王侧室也敢动?”
     朱标抬首,神色冷峻:“我没动,是她怕了。”
     朱元璋重重将玉册拍于案上。
     “太子,你要坐的是万民之主,不是冷宫之主。”
     “父皇——”
     “罢了。”朱元璋忽然疲惫地挥手,
     “罗氏的事,朕来处置。你收了她密信,叫内阁拿去看。京中动乱的线头,能斩便斩。”
     “是。”
     朱元璋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目光已如往昔冰冷。
     “退下吧,太子。记住朕的话,手可以藏刀,但心不可藏毒。你是君,不是刺客。”
     朱标俯身而退,允熙亦随之离开。
     午后,太子东宫。
     朱瀚立于书案前,手持一卷册录,神色凝重:“京中藏兵数目超出预册两成,且兵源名册多属假造,有人蓄意掩盖。”
     朱标从容落座,接过册子翻看,指尖停在一行字上:“此人原籍北直,却在南营挂名?”
     “是。”朱瀚沉声,“更有三十余人身属南卫,却从未值勤,实为齐王旧部,伪造出勤记录。”
     朱标合上册子:“调他们去宣府训练营,三日内出发。”
     朱瀚抬眸:“你不怕打草惊蛇?”
     “要让蛇知惊,才会现形。”
     “可父皇未必赞同你擅调禁军。”
     “我不调禁军,我调南营驻兵。”朱标语气平静,“他们原本便该在那。”
     朱瀚看着他,忽问:“你准备什么时候动朱棡?”
     朱标指尖轻敲案几,片刻,缓缓道:“我不动他。他会自己动。”
     “你怎知?”
     朱标望向窗外:“因为他已没了选择。”
     齐王府。
     朱棡站在屏风后,听完许陵背后的告密内容,半晌无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手中握着一只白瓷茶盏,茶水却已凉透。
     “他们全信他叛主?”
     随侍在旁的秦彦低声道:“东宫那边,故意放出消息,说许陵递了旧信献上,齐王坐立不安……这等言语,如今街头巷尾皆知。”
     朱棡嗤笑一声,将盏猛地摔碎:“我若真坐立不安,他们才更安心。”
     “王爷,您要不要——”
     “我什么都不做。”朱棡咬牙,“越是这个时候,我越要稳如泰山。让他们以为我怕了,躲了,输了。”
     秦彦迟疑:“那许陵……”
     “他既已入局,便是弃子。他想求活,那便看他能不能活着出东宫。”
     朱棡目光冷峻如刀,“我有十七处棋眼在京中,他不过是其中之一。东宫若信他,便中了我的局。”
     然而朱标不信。
     他未用许陵做实事,只是用了他传出去的“投诚”之象。
     真正的关键,是东城武库。
     那是一座少有人知的旧库,早年由左军镇守,后移交工部,却从未真正废弃。
     朱标早知那里藏有一批制式不明的甲器,只是无实据,难以问罪。
     而今,他让朱瀚带人清点京中粮草,却故意走漏风声——东宫将彻查武库,追溯兵器来源。
     消息放出三日,果然东城武库夜间失火。
     朱标登城楼远望,烟光直冲夜色,映得半边天红如烈焰。
     朱瀚在旁冷声道:“火起得真巧。”
     “巧得不像意外。”朱标眼中不见怒,反而露出一抹笑,“他急了。”
     “那接下来?”
     “让御史弹劾我。”朱标目光冷静,“说我擅动巡营,逼迫旧臣,动摇储位。”
     “你疯了?”朱瀚面色骤变。
     “我不疯,我是要引父皇出手。”
     朱标负手立于城楼,“若这局没有父皇定音,所有人都将观望。而我,不能再等。”
     他转身下楼,衣袂翻飞,一言未落。
     次日,御史台果然上奏太子行事过激。
     然而同日,内阁首辅亦递折一封,言太子整肃有据,举措得当。
     朱元璋沉吟良久,终落下一笔:“太子之举,有章有度。”
     这是一次明确的站队。
     朱棡在王府中怒掷金器,沉声冷道:“他不再中立了。”
     夜幕低垂,东宫偏殿灯火未灭。
     书案上摊着半卷军籍旧录,朱标静坐其后,指尖不时敲击案面,发出沉稳节律,似在计时,又似在思量。
    喜欢。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他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