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南的百姓还是很热情的,只是这边的语言就听不太懂了。
      这里少数民族聚集,现在这边的当地人正在举行火把节。
      当地人热情邀请他们参加火把节。
      前世云南的玉溪那边好像也有一个火把节,是当地盛大的节日。
      看着堆得高高的木柴,杨过他们被族长请到家里做客。
      族长会说汉语,他热情介绍村子,还有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被称为都则,是祭火的意思,源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火崇拜,反映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是趋吉避凶。
      当生活方式从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后,人们认为火可以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有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功能,于是把火作为一种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并逐渐形成了以火为核心的火把节。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传火、送火三个阶段。
      第一天祭火,人们宰牛杀羊,并备酒祭祖,晚上的时候在祭台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
      第二天传火,人们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比如赛马、摔跤、唱歌、跳舞等;
      第三天送火,夜幕降临时,人们手持火把奔走,再将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巨大的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歌唱、舞蹈。
      村长说他家有一儿一女,正说着就听到少女清脆的声音。
      “阿爸是不是家里来客人了。”
      一个相貌甜美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女孩跳着进来。
      女孩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下身是一件短裙,裙子上有精美的图桉。
      而接着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少年进来,这少年竟然拄着木头做的拐杖,他进来的时候脸上透露的是一股尴尬和不自信。
      杨过没有多看男孩,只是礼貌的和他点了个头。
      “你这小丫头就是不懂规矩,明知道有客人还大呼小叫的。”
      少女害羞地吐了下舌头,表现得很俏皮。
      少女和杨过他们的年纪相当。
      “这是我大儿子,前年生了一场病腿就坏了,现在只能拄着拐杖行走。”
      “阿爹刚才哥去秀姐的家里,他爹妈把我哥赶出来了,他们不同意我哥和秀姐的婚事。”
      “哎……”
      “阿爹他们之前答应了这门婚事,因为哥的腿,他们就要反悔,现在秀姐被家里看得很严。”
      杨过他们总算听明白了,看着男孩心情低落的样子,这也难怪了,谁家父母会把女儿嫁给一个瘸子。
      “我看你还是认命算了,人家秀儿长得那么漂亮,村子里追她的小伙子多得很,她怎么会一直喜欢你。”
      “哥不行,我们就娶秀儿姐,明天我就安排秀儿姐和你私奔。”
      族长抽烟的水烟袋放下,用手指敲了下少女的脑袋。
      “私奔亏你想得出来,就你哥这腿不用跑五里就被人追上了。”
      少女揉着被敲的脑袋一脸不服气。
      “几位客人让你们见笑了。”
      “没事的,族长我精通医术能不能让我给你儿子瞧瞧。”
      族

第174章:火把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