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章 锦衣卫的审讯手段[2/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踌躇半晌,他抽搐一枚行刑令,无力道,“斩!他押去午门……”
      掀开茶盖抿乐口茶,“廷杖二十!”
      呼~
      李青松了口气,体内的真气逐渐趋于平静。
      心里大骂:你说话能不能不要这么大喘气儿啊?
      毛骧很沉得住气,直到朱元璋说完,才拱手道,“臣遵旨。”
      说罢,押着李青走出大殿。
      朱标看了眼李青离去的背影,皱眉道:“父皇,他还得给母后治病呢,二十板子下来,万一……”
      “放心,毛骧心里有数。”
      朱标无奈点头,沉默片刻,又道:“父皇,儿臣以为,李青的那句‘罪无可恕,情有可原在理,那么多做实事的官员都杀了,政事也会延误,不若从轻发落吧?”
      “那个李青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朱元璋语气严肃,“空纸盖印的危害有多大,你这个太子不明白吗?
      盖了印就代表了官府许可,那可是在上面写什么就是什么,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不知多少百姓要遭殃!
      是,咱知道有很多官员只是为了图方便,并无祸害百姓之心,也无祸害百姓之举,
      可他们还是得死!
      唯如此,才能让后面的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朱元璋直勾勾的望着朱标,“标儿你记住,想做个好皇帝,就很难做个好人,
      做皇帝就不能讲理,尤其是对文臣。”
      “不讲理讲什么?”朱标不认同,出言反驳。
      “讲背后的政治意义!”朱元璋谆谆教诲:“皇帝杀人、用人、赏人、罚人,是要看需不需要,而非对错
      就拿你那个便宜舅舅蓝玉来说吧,为人飞扬跋扈,且有许多不法之事,咱却连个训斥都不曾有过,你真当咱是给你面子?”
      朱标脸上一热,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继续道,“北元未灭,武将还有大用,那个蓝玉打起仗来颇有你岳丈的风采,这才是真实原因!”
      朱标轻轻点头,“谢父皇指点,儿臣都记下了。”
      沉吟片刻,又不解道,“可是父皇…你对文臣是不是太苛刻了些?”
      “有吗?”
      “有……”看着老爹危险的目光,朱标无奈改口,“有一点点。”
      朱元璋恨铁不成钢的瞪了朱标一眼,叹了口气,仍是耐着性子解释:
      “标儿,纵观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大多都是因为文臣!
      他们的危害,远高于武将,所以更要打压他们的气焰。
      这些个读书人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满是圣人之言,你可莫要以为他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表面仁义道德是他们爱护羽毛,满口圣人之言是他们用来提高话语权的手段!”
      朱元璋叮嘱道,“你给咱记好了,文臣可用,但不可信,更不可亲!”

第8章 锦衣卫的审讯手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