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商贾不得穿丝绸[2/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头哈腰,一回头谄媚神色尽去,摆出县太爷架子,“把那个金元宝带来。”
      “是,大人。”
      少顷,王远被带到近前。
      “草民拜见大老爷,”金元宝生得细皮嫩肉,却给人一种没见过世面的憨直形象,他看也不看李青,跪下磕了个头,看向王远,“敢问大人,草民犯了何罪?”
      “你犯了……”王李青倒也不想在这种事上上纲上线,因为他觉得老朱这规定不合理。
      百姓虽然能穿?纱丝绢,却买不起,商贾买得起,却不能穿,实在有些……不可理喻。
      李青也曾建议过老朱,不必过于严苛的规定子民服饰穿搭,但被固执的老朱否了。
      不过,老朱也不是诚心拿人开涮,之所以有如此规定,是因为老朱出生在元末乱世。
      当时穷苦的百姓饭都吃不上,而有钱的富绅、地主,却是个个衣着华贵,穿金带玉,甚至和公侯勋卿没有区别
      老朱认为,富人穷奢极欲,穷人连饭都吃不上,会造成国家不稳定。
      而且,他觉得富人如此奢侈,几乎和王侯无异,没有上下尊卑也不行,元朝灭亡,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于是,老朱对百姓的服饰做了极致入微的规定。
      比如:以衣服的颜色、布料,来区分士农工商;百姓不得用金、玉、珍珠……做饰品,只能用银。
      老朱这么做,是为了划分阶级,以此巩固皇权。
      老实说,这一招很有效果,但也等同于开了历史倒车。
      自秦二世而亡,奴隶制彻底破灭后,封建王朝开始兴起,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风气整体是朝着开放发展的,尤其是到了大唐。
      风气之开放,不弱于后世太多。
      一直到宋朝,还一直保持着这种开放,到了元朝开始开倒车,大明在元朝的基础上,又往回开了一把。
      清朝……则更严重,不禁彻底奴役了百姓,还来了个闭关锁国。
      大明禁海基本名存死亡,事实上,有明一朝海商基本没断过,而清朝的海禁,他是真的禁。
      其实,要是历朝历代都延续汉唐风气,且逐步开放下去,早就达到后世的开放了。
      当然,那样的话,封建王朝估计早就结束了。
      不过,真要是在这大明解放百姓思想,具体是福是祸,李青也不好做决断。
      李青收回飘飞的思绪,抬手在金元宝的脸上拍了拍,“我问你,有没有间接走私?”
      “真没有啊!”金元宝死命摇着头,“钦差老爷明鉴,草民这身衣服是…裁缝铺用错了料子,草民舍不得扔,一时糊涂才……草民保证,从未在外面穿过。”
      李青懒得计较这个,凑近了些,轻声道:“别装了,你真正后台是宁王对吧?”
      “什么?”
      金元宝不大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满脸骇然,“你…你是怎么……”
      “只要你乖乖按我说的做,我保你无恙。”李青笑道,“如何?”
      其实李青也不知道,他是蒙的,但也不是瞎蒙。
      最大的走私头目是宁王,而洪都离新淦只要二百余里,金元宝这么大的瓷器出货量,他不可能无动于衷。
      事实的确如此,金元宝的真正东家,并不是金幼孜、杨荣,而是宁王。
      金元宝陷入两难境地,要是投靠钦差,待钦差走后他也不好活,可不投靠钦差,他现在就得死。
      “草民听钦差老爷的。”金元宝秉承着能活一时是一时的理念,痛快答应,谄媚道,“还望钦差老爷事后,宽恕则个。”

第130章 商贾不得穿丝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