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提升了,并且捎话告诉他们他家儿子考过了县试,很快她就要做童生的娘了。
不过这东西送的虽少,她也不想让俞父知道,打着自己的小心思。
“我也可以帮咱们看看啊。”
韩氏缠着俞父要去,俞父答应了,韩氏就准备了一些布呀衣服呀的什么,俞父问他弄这些做什么,她就道:“买牛咱们得讨价还价啊,要是钱不够,我们也可以拿东西抵,钱多值钱啊,能省一点是一点。”
俞父也赞同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他们就去坐到府里的骡车去了。
等到了府城,太阳早已经出来了,阳光明媚,天气晴好。
见了府城的繁华,俞父跟韩氏都很是感慨。
等到了卖牛的地方一看,霍,好多牛,怕是有百十来头了。
不但有牛,还有骡子。
俞阅上辈子是听过这家人的,知道他们会干很长时间,也讲信用,所以干的大一点。这种人最看重信用了,不会买到不好的货。
再者,一般人总以为大卖家的东西贵,但有时候,大卖家因为量大,卖的多,反倒还能便宜一点。
卖牛的小二一看俞阅他们三人穿的是乡下人的衣着,倒是没有看不起,人也实诚,给他们介绍了起来,听得俞父与韩氏一个紧儿的咂舌,原来这牛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俞阅也跟着听了听,听完后道:“我们要买一头母牛,主要能耕地的,平时也能拉车,身体康健的,你帮我介绍几头来。”
俞父有些不乐意,对着俞阅道:“还是我们自己来挑吧。”他担心让卖家挑,他们会把坏的挑给他们买走。
对于俞父这种担心,俞阅也很无奈。家里穷,什么东西都比较珍惜一点,都害怕失去害怕吃亏。他能理解,不过这种心思真是要改的。
那卖家的小二也是见过很多人的,笑道:“放心吧,牛都是好牛,不会给你们挑坏的。卖了坏的给你,你出去一说,别人也不会再到我店里来了。再说,我们店就在这里开着,又不是走街的货郞那种,买了东西就找不到人了。”
俞阅在一旁跟着道:“你们放心吧,人家那里有那么多的坏牛卖啊。”
这一句话逗笑了卖牛的小二,笑着说:“小哥你可真是灵啊,不用我讲竟然明白这些。”随后又对俞父和韩氏一阵夸俞阅,惹得两人很高兴。
韩氏顺势向着对方夸起了俞阅来,讲了俞阅过了县试的事,又得来一阵夸,与俞父都觉得脸上真是有光极了。
俞阅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虽然爹娘表现的很是没有见过世面,他也觉得他们能这样快活的活着很好。
小二介绍了三头母牛,俞父一一的问过了价钱,都觉得有些高了,不过比起他们心里的价位来,却是要便宜一些的:真是没有想到府成的牛比县城的好,却没有贵上多少!
这价格也算公道,俞阅就没有插口,让俞父与韩氏他们自己去讨价还价,最后以二两三六十四文钱买来了。
付钱之前,韩氏还问人家能不能拿布抵,结果人家只要文钱。
韩氏只是想着东西都带出来了,不问一声的话怀惹俞父怀疑,听了后暗暗高兴,又肉疼自己的钱。
俞父还在交钱之前问:“能不能给牛配种?”
这么大的店,也是带着这个事儿的,小二应了下来:“不过配种是要收钱的,十文钱。”
韩氏觉得太贵,非要人家送她一次,人家不送,担搁了很长时间,最后俞阅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道:“娘,算了。”
“算什么算,十文钱呢!”韩氏凶道。
“可是再担搁下去,咱们回去就没有车了,我明天还要上学堂呢,十文钱重要,还是我去上学重要啊?”
“上学重要上学重要!”韩氏连忙说着,觉得比起做童生娘这件事,那十文钱真是不算什么了。
卖牛的小二也松了一口气,答应到时候给他们挑最好反公种配,终于换得韩氏高兴了。
三人在府城里吃了一碗面,一碗一文钱,价钱让韩氏一阵心疼,俞父也觉得贵。
韩氏没找到私自出去寄东西的机会,还是俞阅猜出来了,让她去寄了,把韩氏感动的啊。
俞父哼道:“吃里爬外!”不过,说完却是笑了。
“我娘为了这个家也是辛苦了好些年,日子好了,让她去娘家涨涨面子也是好的,这样她满意了,才能对这个家更好。”俞阅知道爹爹不是真骂,还是劝道。
他知道自已的话会从他爹嘴里传到韩氏耳里,让韩氏知道自己明白他的辛苦,有利于家族和乐。
等牛牵回去,家里人看到时,一个个都极为高兴。
快订阅4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