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顿足,看了张一帆一眼,“一帆,你替为父送送你方伯伯。”
“是的,爹。”张一帆点头,转身朝方和伸手做了个请势,“方伯伯,一帆送送你。”
方和点头。
出府的路上,方和忍不住的问:“一帆啊,那位张姑娘今年多大了?”
“去年及笄的,今天十七了。”
“哦。”方和有些魂不守舍,又问:“她身边可有姓箫的人?”
“姓箫的?”张一帆回想一番,摇头,“没有!青石村只有几个大姓人家,没有箫姓。”
“哦,行!那我回去安排一下,明天一早我们在城外汇合。”说话间,两人已到了府门口。方府的侍从把马车驾到大门口,方和撂袍弯腰上了马车,一手撂起车帘,冲马车旁的张一帆,道:“贤侄回去吧,明天见。”
“方伯伯,慢走!明天见!”
张一帆拱拱手,目送马车离开,直到看不见了,这才转身返回大厅里。平府的管事已经退下去了,张建军正在看平常年给他写的信。
信里没有什么大事,就说了为什么会让人送酒过来。
“爹,方伯伯为什么着急去青石村?”
张建军收起信,叹了一声,道:“他是去寻人的。你常年叔送来的梨酒与他妻子酿的离酒一模一样,所以,他想去问一下张姑娘吧。”
“方夫人不是一直在京城吗?”
“他要找的是他的平妻箫梨花,方府的事,外人知道的不多。而且她们母子已经离京多年了,这些年,他一直在打听她们母子的消息。”
张建军不知该说方和活该,还是该同情他。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和也一样。
张一帆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他这么激动。爹,我此行,你可有什么东西要捎去给我常年叔的?”
“有!我等一下让你娘备好。”
“哦,那我去一趟荣王府。”张一帆转身就往外走,张建民想起一事,忙喊住他,“等一下。”
“爹,你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一帆啊,我记得你曾说过那位张简与你二姐有七八分相像?”
“嗯,的确是。宸大哥也是知道的。”提及张简,张一帆也不着急离开了,干脆又坐了下来,“爹,不瞒你说,如果不是她小一岁的话,我还真会怀疑她是我四姐了。”
张建军沉默。
张一帆瞧着他的表情,问:“爹,你在想什么呢?难道你也觉得我四姐应该尚在人世?”
张建军抬眼看着他,“太巧了,人长得那么相似,而你常年叔又收到了你九伯的信。这些联系在一起,我总有一种你九伯也在宁城的感觉。一帆,此行,你陪方和去青石村,你想办法再查实一番。你四姐的胸口有烫伤的疤,这个你想办法查一下张姑娘。还有你九伯,你也要查一查。总之,此行你要把这两件事查清楚了。”
“爹,这不可能的,张简的年纪明显就不对啊。而且,那村里的人说了,她的确是张家的大闺女。”
“年纪也只是人嘴一说,伤疤骗不了人。她既与你二姐长得相似,与你四姐又年纪相仿,不查清楚,我不甘心。”
墨九,张家四丫头,这两个人一直是他们夫妇心底不能碰触的痛。
这次方和要寻亲,像是无意中触动了他的心中的希望。听着有这么一个人,他也想弄个清楚。
第407章 他也想弄清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