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1章 新儒家亮相,商路困境![2/2页]

离石游记 半边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定不移地与新官僚站在同一阵线。这一立场的转变,使得帝国的新官僚高官们对新儒家的观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突然发现,新儒家变得越来越顺眼了。
     在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新官僚高官们一改往日那种和光同尘、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开场白便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们毫不掩饰地支持新儒家,将其视为自己的盟友。
     紧接着,会议进入了正题。教育部的官员汇报说,他们负责督导普及了三千万能够书写五百字以上的普通人,同时,学堂教育也培养出了五百万认识二千字以上的学子。这三千五百万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识字群体,他们是读报的主力军。
     然而,尽管帝国境内新建了一万三千五百二十座学堂,但这些学堂却都集中在城市里。由于北方人口相对较为集中,所以入学接受教育的学子大多是适龄学童。而在工厂里,夜校则承担了大部分教育普及的任务。
     相比之下,南方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由于南方人口没有大量聚集,学堂的建设远远跟不上需求。这导致南方的世家依然能够垄断一部分人的教育资源,使得许多人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方世家不仅兴办了自己的学堂,还私下教授一些与帝国需要标准不符的学习内容。方雄更是详细地列举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让在场的众人对帝国的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紧接着,商业部的张通财也走上讲台,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一大堆数字统计。他主要强调的是,虽然老祖宗们成功地开拓了众多商路,但如今这些商路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商路往返路途遥远,这使得货物运输成本大幅增加,而且还存在诸多风险。其次,自从大秦实现工业化后,许多货物都能够自行生产,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外部供应。这导致以前老祖宗开拓的商路,其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
     此外,西域小国的灭亡以及帝国疆域的扩张,使得原本在中原地区稀罕的货物,如今都变成了帝国疆域内的常见物品。丝绸之路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了。
     张通财在报告中不停地抱怨这些问题,仿佛商部在这几年里遭遇了巨大的困境。然而,在座的帝国高官们心里都很清楚,尽管商路面临诸多挑战,但商部在过去几年里为帝国赚取了大量的财富,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光是从边境士卒收购战利品这一项,就为帝国带来了数十吨黄金的收入,更不用说运回的大量贵金属了。如此丰厚的利润,怎么可能会亏本呢?而且,这些交易大部分都是无本买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轮到交通部的冯远征上台做报告了。交通部的报告通常都是以数据为主,比如驰道的修建总长度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公里。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用里来计算已经不太方便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的驰道其实只是一些碎石和黄土铺成的道路,质量并不高。真正的水泥路和沥青路,仅仅只在北方和南方的大城市里才有铺设。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了新建桥梁的数量,竟然多达九万多座。不过,这九万多座桥梁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方地区,而且水泥和钢材也主要用在了这些大桥上。如果将这些道路和桥梁放在整个庞大的帝国疆域来看,就会显得非常稀少了。
     在报告过程中,主讲人会一边讲解,一边有台下的服务人员拿着长杆在沙盘上指指点点,以配合说明,让参会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情况。
    喜欢。
  

第1141章 新儒家亮相,商路困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