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将那寄托了他全部文治理想的巨着,定位在了“亦需之”的辅佐地位上。
一个并非不可或缺、随时可被替代的位置。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王道”理想,在现实的铁壁前,终究未能成为主流。
他沉默了。
许久,才发出一声极轻、极长的叹息。
“唉……”
这叹息仿佛抽空了他全身的力气,肩膀彻底垮塌下去,方才那短暂的、回光返照般的学者神采,彻底消散无踪。
“亦需之……”
他喃喃地重复着这三个字,声音低哑得几乎听不见,像是在咀嚼一枚苦果:“呵呵……好……好一个‘亦需之……‘皆需之……”
他抬眼望着空旷的屋顶,眼神空洞而茫然。
又过了许久,他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
这虽非他所期待的最高礼遇,却已是现实政治下,所能获得的最大程度的认可与尊重。
他毕生的心血,至少不会被付之一炬,它将作为一份宝贵的遗产,存在于大秦的库藏之中,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君王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时,其中的智慧会被汲取、被借鉴。
这,或许就是他这个被时代洪流抛下的弄潮者,能为这片他曾倾注心血的土地,所做的最后贡献了。
他满足地笑了笑,那笑容里有遗憾,有释怀,但最终沉淀下来的,是一种将薪火传递出去的坦然。
“少上造……知我,亦知大王。”
吕不韦喟叹一声,再次开口:“不韦…确实老了,该退场了。
自雍城之事尘埃落定,不韦困守此府,日思夜想,许多事,许多执念,沉浮宦海数十载,争权夺利,步步惊心…如今想来,不过是一场大梦。”
他的目光转向秦臻,那目光深处再无半分权臣的凌厉:“荣华富贵,权倾朝野,不过是过眼云烟。
争来的权柄,终会散去;夺来的富贵,亦如流水。
身败名裂,凄凉收场,亦是寻常。
所求为何?
说到底,不过是心底一点不甘,胸中一点抱负,想留点东西在这世上罢了。”
他缓缓抚摸着那卷《吕氏春秋》,动作变得无比轻柔。
“如今,一切都想通、放下了。不韦,真的豁然开朗了。
功过是非,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这卷书,是好是歹,是悬之高阁,还是束之尘埃,也由它去吧。
若能有一二微言大义,流入后世,泽被后人,也算不枉此生。
不韦…确已尽了心力了。”
他看向秦臻,眼神真诚,带着前所未有的澄澈与托付之意:“大王近来举措,老夫虽在府中,亦有耳闻。罢黜庸吏,擢拔新锐如斯,整肃律令,锐意东出……桩桩件件,皆是雄主气象,很好。
大秦有此雄主,又有少上造这般深谋远虑、忠勇无双的肱股之臣,更有隗壮、昌平君之稳重,王绾、李斯之干才,王贲等少壮之锐气……君臣同心,戮力前行,这大秦的万里河山,未来可期。
不韦…放心了。”
喜欢。
第551章 宦海悟归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