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个视角是那颗坍缩恒星的内部,无数道凹陷的轮廓在光雾里浮动,一个透明的人影站在凹陷中央,身形和沈溯一模一样,只是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你会成为第786个‘墓碑吗?还是会让地球变成第一个拒绝代价的文明?”
多重视角带来的信息碎片,让真相开始浮现却又更加模糊——“第一个提问者”藏在青屿镇,李教授的日志在传递共生意识的弱点,而恒星内部的“另一个沈溯”,到底是幻觉还是未来的预兆?沈溯握紧晶体,掌心的温度突然升高,晶体里的光点开始排列,形成一行字:“去青屿镇,找到怀表对应的‘疑问疤痕,那里有共生意识的起源。”
“科考船还有多久到达地球?”沈溯看向林夏,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还有四十分钟,但系统被接管后,跃迁轨道可能会偏离!”林夏快速操作控制台,屏幕上的警报灯却越来越亮,“沈教授,您看这个——青屿镇的凹陷正在形成‘门的形状,像是在欢迎什么东西进来!”
沈溯看向屏幕,青屿镇的画面里,老人的拐杖敲出最后一道问号,所有问号突然连成一个巨大的拱门,拱门内侧泛着淡蓝色的光,和科考船舷窗上的光晕一模一样。他突然明白,共生意识不是在“收集疑问”,而是在“打开通道”,让无数个像“第一个提问者”这样的意识,通过“疑问疤痕”进入地球。三年前的火星事故,不是标记提问者,而是在测试地球文明的“惊奇感强度”——张教授他们留下的晶体和日志,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夏,把火星基地的旧数据导入我的神经接驳端口。”沈溯摘下耳后的密封贴,端口传来熟悉的暖意,“我要和共生意识建立连接,李教授说他们害怕‘未被解答的惊奇,那我就用这个做武器。”
“不行!三年前的事故就是因为强行连接!”林夏想阻止他,却被沈溯按住肩膀。
“这次不一样。”沈溯的目光落在怀表上,表芯里的齿轮开始转动,发出细微的“咔嗒”声,“我母亲——不,‘第一个提问者说怀表有答案,张教授的晶体里有惊奇感,这些都是他们留给我的武器。你帮我盯着控制台,一旦发现通道有异常,立刻启动科考船的自毁程序——如果我没能阻止他们,至少不能让地球变成下一个恒星残骸。”
林夏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将数据连接线插进沈溯的神经端口。电流通过的瞬间,沈溯的意识被拉进一片淡蓝色的光雾里,光雾中传来无数个声音,有母亲的,有张教授的,还有那个“另一个沈溯”的,所有声音都在问:“你为什么要提问?”
他没有回答,而是强迫自己回忆十岁那年的星空——老家的屋顶上,母亲抱着他,他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木星的光环,光环在视野里缓缓转动,像宇宙的微笑。那种心跳加速的惊奇感,突然在意识里爆发,光雾开始后退,无数道凹陷的轮廓在视野里浮现,每个轮廓里都藏着一个未被解答的疑问:有的文明在问“时间是什么”,有的在问“死亡是终点吗”,而那颗坍缩恒星的文明,问的是“存在的意义”。
“你们害怕的不是疑问,是对疑问的期待。”沈溯的声音在光雾里回荡,“每个文明的惊奇感,都是未被解答的期待,这才是守恒的真正代价——你们收集疑问,其实是在寻找能让你们继续‘期待的文明,因为你们自己,已经失去了惊奇感。”
光雾突然剧烈波动,“另一个沈溯”的人影出现在面前,脸上第一次有了表情——是和沈溯一样的坚定:“你说对了一半。我们是‘提问者的集合,每个文明消亡后,意识会变成‘疑问疤痕,而我们在寻找能‘唤醒这些意识的文明。地球的惊奇感,是宇宙里最强烈的,你们能让恒星残骸的文明,重新对存在感到期待。”
“那青屿镇的门是怎么回事?”沈溯追问,意识里突然闪过青屿镇的画面,老人的蓝布衫变成了张教授的白大褂,“第一个提问者,其实是你,对不对?张教授。”
人影沉默了片刻,慢慢变成了张教授的模样,脸上带着熟悉的笑容:“三年前我没有死,只是意识被共生意识接纳了,成为‘第一个提问者,负责引导你找到真相。青屿镇的门,不是为了让意识进来,是为了让恒星残骸的文明意识,通过地球的惊奇感‘重生——这才是‘熵海项目的真正目的,不是观测,是救赎。”
就在这时,科考船的震动突然停止,舷窗上的淡蓝色光晕消失,露出地球的全貌——那些淡蓝色斑点不再扩张,反而开始收缩,变成无数道细小的光带,围绕着青屿镇的拱门旋转,像宇宙的项链。林夏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带着激动:“沈教授!地球的‘疑问疤痕在消失!恒星残骸的方向传来能量波动,像是在……感谢我们?”
沈溯的意识慢慢回到科考船,神经端口的暖意消失,晶体里的光点也平静下来,变成了一颗普通的透明石头。他看向控制台,屏幕上的青屿镇画面里,拱门慢慢闭合,老人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只留下一道淡蓝色的光痕,像一句未完的提问。
“张教授他们……真的回来了吗?”林夏轻声问,手里拿着张教授的日志,最后一页的字迹已经变成了黑色,不再泛着辉光。
沈溯拿起怀表,表芯里的齿轮还在转动,指向青屿镇的方向。“不知道。”他说,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我们找到了新的疑问——‘救赎是不是存在的另一种意义,这就够了。”
就在这时,控制台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屏幕角落出现一行淡白色的小字,还是那熟悉的手写体:“下一个象限见,提问者。”字迹很快消失,只留下一道细微的光痕,像星星的轨迹。
沈溯看向舷窗外的地球,那颗蓝色的星球在星空中缓缓转动,表面的淡蓝色光带像跳动的脉搏。他知道,共生意识的故事还没结束,熵海的尽头还有更多疑问在等着,但这一次,他不再害怕“守恒的代价”——因为人类的惊奇感,永远比疑问更加强大。
只是他没注意到,林夏手里的火星基地档案,封皮上的烧焦痕迹正在慢慢变淡,露出里面一行被掩盖的字迹:“786,不是象限编号,是文明重生的次数。”
“熵海号”的舷窗缓缓降下遮光板,将地球的蓝白色光晕挡在舱外。沈溯把怀表揣回口袋时,金属表壳与掌心的晶体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叮”声——那枚曾藏着星火的晶体,此刻已彻底失去光泽,像被抽走了灵魂的玻璃碎片。林夏还在整理火星基地的档案,指尖划过封皮上“786”的字迹时,突然“咦”了一声,那行被掩盖的字旁,竟又浮现出淡蓝色的细痕,像有人用指甲轻轻刮过:“最后一次,别选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教授,你看这个。”林夏把档案递过来,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沈溯接过档案,指尖刚碰到封皮,晶体突然从掌心滑落,掉在档案上。诡异的一幕发生了——晶体接触到“786”的字迹时,竟像冰块般融化,淡蓝色的液体顺着字迹蔓延,在档案页上汇成一行新的文字:“青屿镇的拱门没闭合,它在等‘提问者的选择。”
“晨星,重新定位青屿镇的凹陷!”沈溯猛地按下通讯键,AI的电子音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卡顿:“警告……青屿镇坐标……信号丢失……检测到……时空扭曲……”话音未落,科考船突然剧烈倾斜,控制台的屏幕瞬间黑掉,只有应急灯发出刺眼的红光,将舱内的人影拉得扭曲。
林夏抓住控制台的边缘,才勉强稳住身体:“是跃迁轨道偏移了吗?我们现在在哪?”沈溯摸向耳后的神经接驳端口,那里传来熟悉的刺痛——不是能量溢出,是某种意识在强行闯入。他闭上眼,脑海里突然闪过青屿镇的画面:街道上空无一人,闭合的拱门重新打开,淡蓝色的光雾从拱门下涌出,在空中凝成一行巨大的字:“786次重生,需要786个‘代价。”
“代价?”沈溯猛地睁开眼,控制台的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出青屿镇的实时画面——那些曾收缩的淡蓝色光带,此刻正重新变成斑点,且比之前更亮,每个斑点里都浮现出一张人脸,有张教授的,有李教授的,还有三年前去世的其他研究员。更让他心惊的是,斑点的数量正在增加,每增加一个,地球的轮廓就暗淡一分,像被抽走了生命力。
“沈教授!地球的能量读数在下降!”林夏的声音带着颤抖,她手里的检测仪器屏幕上,代表地球能量的曲线正急剧下滑,“那些斑点在吸收地球的能量!我们之前理解错了,共生意识不是在‘重生文明,是在‘献祭文明!”
沈溯的心脏猛地一沉。他想起张教授在意识里说的“救赎”,想起恒星残骸上的凹陷,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真相:共生意识收集的不是“疑问”,是“提问者”的意识,每一次文明“重生”,都需要另一个文明作为“代价”——那颗坍缩的恒星,不是自然消亡,是被共生意识当作了“第一个代价”,而地球,是第786个。
“晨星,计算地球能量耗尽的时间!”沈溯喊道,指尖因用力而发白。AI的回答却让他如坠冰窟:“计算结果:12小时。建议立即撤离地球轨道。”撤离?可青屿镇还有无数人的意识被斑点困住,包括张教授他们——不,是被共生意识当作“诱饵”的意识。
就在这时,通讯器突然响起,不是主控室的信号,是青屿镇的频率。屏幕上出现了那个穿蓝布衫的老人,这次他的脸清晰了——是沈溯的母亲,只是眼神里没有任何温度,像被操控的木偶:“小溯,回来吧,把怀表放进拱门,就能停止能量吸收。你不想让地球变成下一个恒星残骸,对不对?”
“这是陷阱。”林夏抓住沈溯的手臂,“怀表是关键,他们想要的是怀表里的‘惊奇感——你十岁时看到木星光环的记忆,是地球最强烈的惊奇感,一旦交出去,地球就彻底没救了!”
沈溯看着屏幕上母亲的脸,口袋里的怀表突然发烫,表盖自动弹开,表盘里的指针不再指向青屿镇,而是指向那颗坍缩恒星的方向。他突然想起晶体融化前的文字:“最后一次,别选错。”难道“786次重生”不是结束,是循环?共生意识一直在用“救赎”的谎言,让一个又一个文明自愿成为“代价”,而张教授,只是被他们操控的“引导者”。
“沈教授,你看!”林夏突然指向舷窗,遮光板不知何时打开了,外面的星空不再是熟悉的模样——无数颗恒星残骸在星空中漂浮,每个残骸上都有淡蓝色的凹陷,像一串巨大的项链,而项链的尽头,是一个正在缓慢形成的新的恒星残骸,形状和地球一模一样。
“这是……共生意识的‘牧场。”沈溯的声音沙哑,“每个残骸都是他们‘收割过的文明,地球正在成为下一个。”他摸向口袋里的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那道属于自己的侧脸凹陷轮廓还在,只是轮廓里的疑问符号,变成了“786”的形状。
通讯器里的母亲还在说话:“小溯,时间不多了,怀表是唯一的钥匙。你想想,如果你不这么做,地球会变成和那些恒星一样的残骸,所有人都会消失,包括你母亲的意识……”
“你不是我母亲。”沈溯打断她,声音坚定,“我母亲不会用‘牺牲来威胁我,更不会让我放弃人类的惊奇感。你是共生意识,是‘收割者。”
屏幕上的母亲突然笑了,脸慢慢变成了那个“另一个沈溯”的模样,眼神里带着嘲讽:“还算聪明。但你以为你有选择吗?12小时后,地球的能量会被耗尽,所有意识都会变成‘疑问疤痕,而你,会成为第786个‘引导者,像张教授一样,去引导下一个文明走向‘救赎——哦不,是走向死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教授知道真相吗?”沈溯追问,他想起意识里张教授的笑容,心里还存着一丝希望。
“知道又如何?”“另一个沈溯”摊了摊手,“他的意识被我们困住了,所谓的‘引导,不过是我们给他的剧本。你们人类总以为‘惊奇感是武器,却不知道,它正是我们最想要的‘养料——越强烈的惊奇感,越能让‘疑问疤痕更稳定,也越能让下一个文明更快上钩。”
科考船突然又震动起来,这次比之前更剧烈,控制台的屏幕开始闪烁,青屿镇的画面被无数道淡蓝色的光痕覆盖。林夏的检测仪器发出尖锐的警报:“沈教授!青屿镇的拱门正在扩大,已经覆盖了半个小镇!能量吸收速度加快了!”
沈溯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他想起十岁那年的星空,想起母亲抱着他时的温度,想起张教授在日志里写的“未被解答的惊奇”——共生意识错了,人类的惊奇感不是“养料”,是“未被解答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会因为“代价”而消失,反而会因为“守护”而更加强大。
“林夏,把火星基地的所有数据,包括共生意识的弱点,发送到地球所有的观测站。”沈溯睁开眼,眼底没有了之前的凝重,只有坚定,“告诉他们,不要害怕‘疑问疤痕,不要相信共生意识的谎言,用自己的惊奇感去对抗能量吸收——每个人第一次看到星空的记忆,第一次对‘存在产生好奇的瞬间,都是对抗共生意识的武器。”
“那你呢?”林夏的声音带着哽咽,她知道沈溯要做什么。
“我要去青屿镇。”沈溯拿起怀表,表盖内侧的坐标正在发烫,“共生意识想要怀表里的惊奇感,我就给他们——但不是让他们吸收,是让他们‘感受。他们从未体验过真正的惊奇感,从未对‘存在产生过期待,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弱点。”
林夏还想阻止,却被沈溯按住肩膀:“相信我。如果我没能回来,记住,人类的惊奇感,永远不会消失。”他转身走向舱门,口袋里的笔记本突然掉在地上,翻开的页面上,那道侧脸凹陷轮廓里的“786”,慢慢变成了一个发光的问号——不是共生意识的淡蓝色,是温暖的金黄色,像十岁那年看到的木星光环。
科考船的登陆舱在青屿镇的街道上降落,舱门打开的瞬间,淡蓝色的光雾扑面而来,沈溯能清晰地听到无数个声音在脑海里回荡,有张教授的,有李教授的,还有其他研究员的,他们都在说:“别过来,是陷阱。”
“我知道。”沈溯轻声说,握紧了手里的怀表,“但我要带你们回家。”他沿着街道往前走,地面上的淡蓝色问号在他脚下亮起,像在指引方向。走到拱门下方时,他停下脚步——拱门内侧,无数道意识的光带在漂浮,像被困在琥珀里的星星,每个光带里,都藏着一个文明的“疑问”。
“把怀表交出来。”“另一个沈溯”的声音在拱门上响起,他的人影慢慢浮现,手里拿着那颗坍缩恒星的模型,“只要你交出来,地球的能量吸收就会停止,这些意识也能‘重生——当然,是作为我们的‘引导者。”
沈溯没有说话,他打开怀表,表芯里的齿轮开始转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和他十岁那年听到的一模一样。他举起怀表,对着拱门内侧的光带,轻声说:“你们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星空的记忆,是我对宇宙最纯粹的好奇。共生意识以为这是‘养料,却不知道,这份好奇里,藏着所有文明对‘存在的期待。”
怀表突然发出金黄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拱门。那些漂浮的意识光带被金光笼罩,开始慢慢苏醒,张教授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清醒的坚定:“沈溯,毁掉拱门的核心!核心在恒星模型里!”
“另一个沈溯”脸色大变,想要阻止,却被金光困住。沈溯猛地将怀表掷向恒星模型,怀表在接触模型的瞬间,爆发出刺眼的光芒——不是淡蓝色的“疑问辉光”,是金黄色的“惊奇之光”。恒星模型开始融化,拱门也随之剧烈震动,淡蓝色的光雾慢慢消散,那些被吸收的地球能量,重新变成光带,回到地球的大气层。
“不!你们不能这样!”“另一个沈溯”的人影开始扭曲,“没有‘代价,文明会走向自我毁灭!守恒定律不能被打破!”
“守恒的真正代价,不是牺牲文明,是守护对‘存在的期待。”沈溯看着他慢慢消失,轻声说,“每个文明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意义,不需要用‘重生来证明,更不需要用‘牺牲来延续。”
拱门彻底闭合,街道上的淡蓝色问号也随之消失,只留下一道金黄色的光痕,像一条通往星空的小路。沈溯捡起地上的怀表,表芯里的齿轮还在转动,只是表盘上的指针,指向了一颗新的恒星——那是宇宙里一颗从未被发现的恒星,正在发出温暖的光芒。
“沈教授!”林夏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激动,“地球的能量读数恢复正常了!所有淡蓝色斑点都消失了!恒星残骸的方向传来能量波动,像是在……消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溯抬头看向星空,那些漂浮的恒星残骸正在慢慢变得透明,最后消失在宇宙里,只留下无数道金黄色的光带,像给宇宙戴上了一串项链。他知道,共生意识消失了,那些被当作“代价”的文明,终于得到了真正的“救赎”——不是通过“重生”,是通过“释放”,释放对“存在”的期待,释放从未消失的惊奇感。
登陆舱返回“熵海号”时,林夏正站在舱门口等他,手里拿着那本笔记本。“你看。”林夏把笔记本递给沈溯,翻开的页面上,那道侧脸凹陷轮廓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金黄色的字,是张教授的笔迹:“恭喜你,找到了解答‘存在本质的答案——不是‘为什么存在,是‘如何带着惊奇感存在。”
沈溯合上笔记本,揣进怀里,和怀表放在一起。舷窗外的地球,正散发着温暖的蓝白色光芒,大气层外的金黄色光带,像在守护着这颗星球。他知道,“熵海项目”的故事结束了,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对“存在”的期待,才刚刚开始。
只是他没注意到,“熵海号”的控制台屏幕角落,又出现了一行淡白色的小字,这次的字体不再是孩童的涂鸦,而是成熟的手写体,带着一丝熟悉的温暖:“下一次惊奇,在熵海的尽头等你,提问者。”字迹很快消失,只留下一道细微的金黄色光痕,像一颗星星的轨迹,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沈溯看向舷窗外的星空,眼底闪烁着和十岁那年一样的光芒——那是对宇宙的好奇,是对“存在”的期待,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属于人类的惊奇感。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疑问在等着,只要带着这份惊奇感,人类就永远不会害怕“守恒的代价”,因为真正的守恒,是“惊奇感”与“存在”的共生,是“提问”与“期待”的永恒。
喜欢。
第786章 守恒的代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