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巫师以为班超好欺负,真的大摇大摆地来了。他刚进帐篷,班超就喝令手下把他绑起来,拔出佩剑,一剑就把巫师的头砍了下来。然后,班超拿着巫师的头去见广德,把巫师和匈奴勾结的事说了一遍,又严厉地斥责广德不该听信谗言,疏远汉朝。
广德早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杀匈奴使者的事,现在又见班超斩了巫师,吓得浑身发抖,赶紧说愿意归附汉朝。他还派人杀了匈奴的使者,把首级送给班超,以示诚意。班超见广德真心归附,就安抚了他一番,还送了些丝绸、茶叶给于阗的大臣,于阗国就这样平定了。
搞定了于阗,接下来就是疏勒国。那会儿的疏勒,已经被匈奴支持的龟兹国占领了——龟兹是匈奴的附庸,仗着匈奴的势力,在西域横行霸道,还立了个叫兜题的龟兹人做疏勒王。疏勒的百姓恨透了兜题,却敢怒不敢言。
班超知道疏勒百姓心向汉朝,就想了个办法:他先派部下田虑去见兜题,嘱咐田虑说:“兜题不是疏勒人,疏勒百姓肯定不拥护他。你去见他的时候,要是他态度傲慢,不肯归附,就趁机把他抓起来,不用怕,我会接应你。”
田虑领命而去,见到兜题后,兜题果然很傲慢,斜着眼看田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田虑趁兜题不注意,突然冲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把他按倒在地。兜题的手下都惊呆了,没人敢上前阻拦——他们本来就不拥护兜题,现在见有人抓他,都巴不得呢!
田虑把兜题绑起来,派人报告班超。班超立刻率军进入疏勒都城,召集疏勒的大臣和百姓,对他们说:“龟兹人欺负你们,立兜题为王,你们受苦了。现在我把兜题抓起来,你们想不想恢复自己的国家,立自己的国王?”
疏勒百姓一听,都欢呼起来,说愿意归附汉朝,还请求班超杀了兜题,为他们报仇。班超却摇摇头,说:“杀了他容易,可这样一来,龟兹就会记恨疏勒,以后难免会来报复。不如把他放了,让龟兹知道咱们汉朝的仁慈,我们是来帮你们的,不是来杀人的。”
说完,班超就把兜题放了回去。疏勒百姓都很感动,纷纷说:“班大人真是仁厚,我们愿意跟着您,永远归附汉朝!”疏勒国就这样平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永平十八年,也就是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了,汉章帝即位。消息传到西域,匈奴趁机反扑,龟兹、姑墨等国也跟着匈奴,攻打疏勒。班超当时手下只有几千人,还都是西域各国的士兵,形势十分危急。
章帝刚即位,担心班超在西域寡不敌众,就下诏让班超回国。班超接到诏书,收拾行装准备回去。
疏勒的百姓听说班超要走,都哭了起来。一个疏勒大臣拉着班超的马缰绳,跪在地上说:“班大人,您要是走了,匈奴和龟兹肯定会来杀我们,我们宁愿跟着您死,也不想让您走啊!”
班超见疏勒百姓对自己这么忠诚,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他想了又想,最终下定决心:留下来!就算违抗诏书,也要保护疏勒百姓!他上书章帝,说明西域的形势,说只要朝廷派些援兵来,他就能平定西域的叛乱。章帝见班超意志坚定,又了解到西域的情况,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了一千多名援兵去西域。
有了援兵,班超的底气更足了。他率军打败了姑墨,又平定了莎车,西域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到了章和元年,也就是公元87年,西边的大月氏国(也就是后来的贵霜帝国)想和汉朝结盟,还请求娶汉朝的公主。班超觉得大月氏野心不小,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大月氏王很生气,派了七万大军,由副王谢率领,来攻打班超。当时班超手下的兵力只有几千人,部下都很害怕,说:“班大人,大月氏人多势众,咱们打不过啊,不如撤退吧?”
班超却很镇定,对部下说:“大月氏的军队虽然多,但他们从千里之外来,粮草肯定跟不上。咱们只要坚守不出,断了他们的粮道,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不战自溃。”
于是,班超下令坚守城池,不准出战。大月氏军队攻打了几天,都没能攻破城池,粮草也渐渐少了。班超早就派了人在大月氏军队的粮道上埋伏,等大月氏的运粮队一来,就把粮草抢了过来,还杀了不少运粮的士兵。
副王谢见粮草被劫,慌了神——没了粮草,七万大军怎么打仗?想撤军又怕班超追击,想求和又拉不下脸。班超知道大月氏已经没了斗志,就派人去劝谢投降。谢没办法,只好派人向班超求和,请求班超放他们回国。班超答应了,大月氏军队就这样狼狈地回去了。经此一战,大月氏再也不敢得罪汉朝,反而每年都派人来汉朝进贡。
到了永元六年,也就是公元94年,班超已经在西域待了二十一年,朝廷任命他为西域都护,掌管西域各国的事务。当时还有焉耆、危须、尉犁三个国家没有归附汉朝,这三个国家之前还杀过汉朝的使者,和匈奴关系密切。班超决定彻底平定这三个国家,统一西域。
他召集了龟兹、鄯善等八国的军队,一共几万人,讨伐焉耆。班超先派人去见焉耆王广,劝他归附,说:“我这次来,是想安抚你们,要是你们愿意归附,就赶紧来见我,我会赏赐你们;要是你们不愿意,就等着军队来攻打吧。”
焉耆王广害怕班超的军队,就带着大臣来见班超。班超设宴招待他们,在宴会上,班超责问焉耆王广之前杀汉朝使者的事,然后喝令手下把广和他的大臣都绑起来,押到之前汉朝使者被杀的地方,杀了他们,用来祭奠汉朝的使者。
然后,班超率军攻打焉耆的城池,杀了五千多个反抗的人,俘虏了一万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财物。他立了一个亲汉朝的焉耆人为王,安抚焉耆的百姓。危须、尉犁两国见焉耆被平定,赶紧来归附班超。
至此,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了汉朝,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汉朝的号令在西域通行无阻。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从一个抄书的文人,变成了西域的守护神。
到了永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00年,他已经七十岁了。常年的风沙和征战,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眼睛花了,耳朵也有点聋了,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亲人。
他上书汉和帝,请求回国,奏疏里写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意思是说,他不敢指望能回到酒泉,只要能活着进入玉门关,回到汉朝的境内,就心满意足了。
和帝看了班超的奏疏,很感动——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为了国家在西域坚守了三十一年,现在只想回家,怎么能不答应呢?于是,和帝下诏让班超回国。
永元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02年,班超终于回到了洛阳。和帝亲自设宴招待他,任命他为射声校尉。可班超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回到洛阳没几个月,就病逝了,享年七十一岁。
《后汉书》里说他“在西域三十一年,西域五十余国悉皆内属”,这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他投笔从戎,凭着自己的英勇和谋略,在万里之外的西域,以少胜多,恩威并施,平定了五十多个国家,让汉朝重新控制了西域,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被誉为“西域守护神”,真是当之无愧!
班超死后,他的儿子班勇继承了他的事业。班勇从小就跟着父亲在西域长大,熟悉西域的情况。后来匈奴又想控制西域,汉朝派班勇出使西域,班勇像他父亲一样,平定了西域的叛乱,延续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
班超父子两代人,都为保卫汉朝的边疆、经营西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英雄,这样的家族,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喜欢。
第29章 班超:投笔从戎定西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