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8章 銮驾羁途粮饷匮,小吏构谗将军名[1/2页]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鎏金淬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邯郸官道上的尘土被春风扬起,车轮碾过辙痕累累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
     金根车的车厢晃得愈发厉害,玄黑色的驷马耷拉着脑袋,蹄子落在地上时带着气若游丝的沉重。
     往日里神骏非凡的良驹,此刻连耳尖的鬃毛都沾着灰沙,每走一步都要打个响鼻,像是在抱怨背上的轭具。
     队伍的行进速度慢得像蜗牛爬。
     最前方开道的虎贲郎官,本该挺直如松的脊背微微佝偻,握着长戟的手背上暴起青筋,却连挥戟驱散路边野狗的力气都快没了。
     侧后方的卫士三军更显狼狈:前军的甲士把头盔推到脑后,露出被汗水浸透的发髻。
     中军的弩手靠在矛杆上喘气,弩机的弓弦松垮地垂着。
     后军的骑士在马上身体松斜,连警惕四周的眼神都透着浓浓的倦意。
     而前方开道的虎贲郎官亦是浑身无力,后方护行的卫士三军亦是如此。
     “混账!”
     金根车内传来一声低斥,嬴政的指节重重敲在车厢壁的玉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掀起车帘一角,目光扫过外面蔫头耷脑的队伍,眉头越皱越深。
     “昌平君是干什么吃的?区区三万人的粮草都处理不明白?”
     “原来寡人让这等酒囊饭袋当了多年相国!?“
     嬴政出巡,自然不同寻常。
     作为刚破邯郸的胜利者,嬴政对赵地残余势力的警惕极深,护卫必以“密不透风”为要。
     其中郎中令直属郎官约三千人。
     这些人多是秦室亲信、功勋子弟,善骑射、通搏杀,佩剑随侍左右,是嬴政的“贴身盾”,寸步不离车驾。
     而后卫尉统领的“卫士”,约五千人。
     作为外围屏障,他们披坚执锐,分作前、中、后三军,在前开路清道、侧方警戒视野、后队防备突袭,形成三里见方的警戒圈。
     这些人多是从边军抽调的百战老兵,对赵地地形与潜在威胁极为敏感。
     除此之外,还有黑冰台秘士约五百人。
     伪装成商旅、流民散布在方圆五十里内,探查邯郸城周边是否有残余赵军、死士潜伏,每日三次向中军递报。
     除此之外,还需要带上许多官僚和侍从,让这些核心官僚处理赵地事务。
     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廷尉,都是必须带的。
     这些重臣还要,各带属吏二三十人,合计约三百人。
     他们需随嬴政查勘邯郸城防、核验户籍、审定降俘处置方案,是“以秦法治赵地”的现场执行者。
     侍从宦官约五百,负责起居的侍中、掌文书的尚书、传诏的谒者,以及打理饮食、车马、仪仗的仆役,确保嬴政行止如咸阳宫般有序。
     仪仗也不能少,约五千人。
     包括扛持“秦王旌旗”的旗手、擂鼓鸣金的乐工、执钺的虎贲,队列绵延一里,走一步鸣一声钟,步步彰显“天授王权”。
     另有五千人的后勤队伍,负责车马、粮草、医官、工匠。
     甚至包括专门掩埋马粪、清扫道路的杂役。
     其中粮草,只是一些应急用的干粮,防止赵地初定,补给不稳。
     嬴政也是没想到,这昌平君已经带着官员来到这赵地治理这么久的时间了,竟然能够把驿站和粮

第178章 銮驾羁途粮饷匮,小吏构谗将军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