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却不容置疑:“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如今日寇才是心腹大患,其挑拨离间之计,岂能让他得逞?速去!”
副官似懂非懂,领命而去。
秦晔独自站在地图前,心情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复杂。
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民族大义,是为了不让日本人阴谋得逞。
但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他不愿深究的原因:他认可池越这个对手。
池越的悍勇、狡诈、甚至那股草莽般的生命力,都让他警惕的同时,又难以抑制地产生一种欣赏。
他们数次交锋,又数次默契地“配合”,那种棋逢对手、心照不宣的感觉,微妙而深刻。
这种感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敌我,夹杂着忌惮、佩服。
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不愿看到对方被阴险手段击倒的维护。
淆城。
池越果然截获了这封奇怪的匿名电文。
他起初怀疑是又一个陷阱,但结合刚刚清除日本特务的事,宁可信其有。
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消息是秦晔送来的。
池越摩挲着下巴,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喜。
在这污糟的世道,在这互相倾轧的军队里,秦晔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而发送情报的这个行为,也意味着来自秦晔的善意和认可,他给予了自己一份基于共同底线的尊重和信任。
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快慰,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豪情。
他的秦将军,手段可以灵活变通,但本质的善良与正义却从未被世事改变过。
他立刻加强了兵工厂和煤矿的警戒,布下了暗哨。
果然,两天后的夜晚,一小股身份不明、身手矫健的武装分子试图潜入煤矿安放炸药。
被早已守株待兔的池越部下当场击毙大半,活捉两人。
经过“特殊关照”,俘虏招认是受日本特务机关指派。
几天后,一队淆城士兵拉着十几车优质的无烟煤,来到了巩镇哨卡前。
“奉我们旅座之命,特来感谢贵部近日维护地方治安,致使商路畅通,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带队的军官说得客气,但眼神里的意味却很深长。
秦晔看着那十几车对于困守孤城的他而言堪称雪中送炭的煤炭,立刻明白了过来。
池越猜到了是他,这是用这种方式还人情,也是……一种试探和默契的回应。
他没有点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贵部太客气了。如今地方不靖,正需同舟共济。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下也有区区薄礼回赠池旅长,烦请一并带回。”
一场心照不宣的物资交换就这样完成。
秦晔想,未来的路或许依旧要兵戎相见,但至少在此刻,他们不是敌人。
喜欢。
第13章 烽火(十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