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态,让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
     他就像是池越这把“尖刀”的“刀柄”,掌控着方向和力量。
     士兵们对他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他们像是在下一盘棋,棋盘是千沟万壑的太行山,棋子是他们如臂指使的部队。
     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条小路,甚至比当地人还熟。
     日军的大部队进山,就像拳头打跳蚤,往往被拖得精疲力尽,损兵折将,却连他们的主力在哪都找不到。
     池越曾得意地对秦晔说:“看见没?小鬼子就像牵着绳的王八,咱们想让他去哪,他就得去哪转一圈!”
     在日伪军的反复扫荡下,部队不仅未被消灭,反而锻炼成了一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的精干力量。
     夕阳下,池越和秦晔常常并肩站在山巅,眺望着脚下的山河。
     前路虽然艰险,但只要日军还在中国土地上,他们的战斗就远未结束。
     物资匮乏是常态,尤其是药品和盐,严寒的冬季,窝棚难以抵御太行山的凛冽寒风,冻伤减员时有发生。
     他们总是把筹措来的物资优先分发给伤员、技术员和一线战斗人员,自己则是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在山里,一块干粮、一盒肉罐头都是宝贝。
     秦晔总会把自己的份额多留一些,等池越半夜从外面执行任务回来时,默不作声地推过去。
     池越也不客气,拿过来就啃,有时会掰一半塞回给秦晔:“你也吃,看你瘦的,风一吹就倒。”
     战事不忙的时候,他们经常一起进山。
     只要打到猎物,池越便会将最大、烤得最好的一块肉塞到秦晔碗里。
     秦晔推辞不过,低头吃着,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连碗肉汤也要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喝完。
     山里的冬夜寒风刺骨。
     两人的指挥部设在一个简陋的山洞里,共用一条从日军那里缴获的薄军毯。
     夜深人静时,池越总能感觉到秦晔悄悄把毯子往他这边多挪一些。
     有一次池越半夜醒来,发现秦晔蜷缩着,大半个身子露在外面。
     他沉默了片刻,轻轻把毯子拉过来,从背后拥住了秦晔。
     池越偶尔带伤回来,总免不了被秦晔冷着脸训斥:“又逞能!”
     但训归训,秦晔总会亲自检查他的伤口,用缴获来的有限药品给他清洗、包扎,动作一丝不苟,甚至比卫生员还仔细。
     “一点小伤,瞎紧张。”池越嘴上嘟囔着,身体却坐得笔直,一动不动。
     (记得看作话,有重要消息)
    喜欢。
  

第31章 烽火(三十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