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5章 经济(五)[2/2页]

赤潮覆清 金黄的鸡翅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官营,不过是一袭盖在赤裸裸的私人垄断与残酷剥削之上的‘官字遮羞布,彭南畇只说盐业官营之弊,却完全忽视盐业从未切实官营,其经营巨利完全掌握在豪商私人之手,以此等‘伪官营、‘恶官营之弊,来类比、攻讦红营之‘公有国营,岂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顾炎武的剖析愈发深入,直指旧制度最腐朽的核心:“明清及历朝历代之官营,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为了公众全民之利益,其立基之点非为天下公利,而是为了满足帝王私库、贵胄奢靡、官僚体系之贪婪!”
     “其目的,在于‘敛财,而非‘理财,在于肥己而非与民谋利之富国,好比前明皇家,一面改革盐法,一面又亲自滥发盐引败坏盐法,归根结底,在于盐业之重利,只是为私人之享用,什么富国、什么利民,不过是顺带之事,若是两者起了冲突,从皇家到朝廷官府,无一例外都倒向了谋私利的盘算之中。”
     “正因为其立心不正,故不愿、也不能真正深入产业,精细管理,承担起组织生产、保障供给、平抑物价之社会责任!只好简单粗暴地‘委托、‘发包,坐地分赃!此乃制度性之腐败,根源性之堕落!”
     “朝廷委以私商经营盐业,私商不用承担社会之责任、不用为国为民着想,只需想尽办法一心肥己,自家赚得盆满钵满便行,盐业巨利皆收于私囊,鲜少用于国家百姓之上,百姓用盐粗粝昂贵不说,盐场盐丁更是困苦无比,两淮盐场每年七百万之巨利,盐商纲商能抬着金银去钱塘江掷银入江潮、观银叶飘金,能在扬州豪掷千金豢养瘦马,而数万盐丁,却连一餐饱食都难求!”
     “于国而言,以前明为例,明初全国盐课折银尚有两百万两左右,至万历年间,盐业发展蓬勃,不仅两淮、长芦等各处盐场规模扩大,四川等地井盐亦大有发展,然则全国盐课却只剩下一百三十余万两,何以于此?私盐泛滥冲击官盐,乃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
     “彭南畇方才有言,官盐质量差又昂贵,百姓自然宁用私盐而不用官盐,私盐自然屡禁不止,然则官盐怎么就只剩下劣盐可售?私盐之利又归于何处?”顾炎武冷笑几声:“彭南畇,之前红营在城外搞公审之时,想来你也没有错过这般热闹,公审之上审判的那些私盐盐枭,谁家后头不是站着控制盐场的豪商纲商?甚至有许多人还是那些豪商纲商的族人。”
     “以次充好搞垮官盐,监守自盗纵容私盐,如此盐业兴旺,朝廷税收却日益衰退,盐业之利则全数装入那些豪商的口袋,损害国家万民之利,却肥了一二豪族豪商,彭南畇,彭氏以工商起家,又是官宦世家,这般道理难道你想不到吗?大唱私营,非为‘官营害民,实恐‘公私之变损及己身而已!”
    喜欢。
  

第1005章 经济(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