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旧式的手摇纺车,是你彭南畇不知道多锭脚踏纺车效率更高、产量可提升四倍有余?亦或者彭氏不愿革新?”
“都不是,是因为以你彭氏之富,也做不到像红营那样一口气将整个江西的旧式纺车全部淘汰,彭氏虽然豪富,但即便只是全面革新彭家所有的织坊的技术所需的金银,也根本支撑不起。”
“织坊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盐业、矿务这些投入巨大的产业?老夫方才也说了,红营仅改造两淮盐场便投入四百余万两,这四百多万两白银,即便以彭氏之豪富,恐怕也不可能拿得出来吧?反正我顾家是出不起这笔钱。”
“此等巨量之投入,公有之下,为公共之利益可不计成本,好比红营改造两淮盐场,虽投入巨量,但盐工灶户却因之得利,有了更多的收入,更多的休息和空余时间,相比于以往终日苦劳却不能得一餐温饱,如今温饱之余,尚有空闲,这才有红营所倡议之‘四个时辰工作、四个时辰休息、四个时辰学习的基础和可能。”
“而私者力微,以肥己争利为首要,最少也是个保本之态度,自然不可能不计成本,则工商之发展,必然受制于技术之落后,工商之兴旺,又从何谈起?”
“其次,于百姓而言,两淮盐场之产盐,红营统购统销、统一定价,不以逐利为目的,优先保证百姓能以廉价价格购得足够之食盐,所产所售之盐,必达定规,这与之前改造盐场一般无二,皆是不计成本、不求巨利,优先保证民生之供应。”
“而盐业所获之利,亦不像历朝历代之官营,或入皇家、或入豪门,大半进了私囊,而是用于大多用于兴办乡学、修筑道路水利等普惠万民之业,老夫刚刚举例的那个女娃娃,她下午去上的识字学堂,学杂诸费用全免,学堂之资费,便多半来自于广东惠盐之收入,待两淮盐场改造完成开始盈利,那半日制的学堂,就能改为全日制的学校,乃至如江西、广东一般,建起三到六年之义务教育!”
“这会让多少百姓和孩童从中得利?不求巨利,而是要承担社会之责任、要使万民均沾此利,此为公有之基本理念,如此之‘公有,岂是旧日那般只知收钱、不管民生之‘官营可比?此乃还产于民,授之于民,造福于民之新经济!工人得利、得权、得尊严!百姓得廉、得质、得安稳!国家得税、得才、得民心!此方为‘工商皆本之真义!本在惠民,而非肥一家一室而已!”
“若是如彭南畇所言,废公有之制,一切之产业尽归私人,私商得此巨利,又能分润多少于天下万民?固然,有一部分豪商豪族也会有兴办学校、营造基建等善举,然而此等善举完全仰赖于个人品德,如何持续?而且毕竟只在少数,大部分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当初那些占着盐业重利的纲商豪商,便是明证!”
喜欢。
第1006章 经济(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