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3章 依礼制,传达谕旨[1/2页]

将军不敢骑白马 牛牛是只小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宫殿内,段起鸿皱着眉头,迷迷糊糊中听到太后的声音,不由费力地睁开双眼。
     “母后……您怎么来了?”他虚弱开口,声音弱得都快听不见。
     太后俯身向前,眉间凝着浓重的忧色,“昨日还好端端的,怎会突然病成这样……”
     段起鸿勉强扯出一丝笑意,轻咳道:“无妨……不过是染了些风寒,母后不必挂心。”
     “陛下近日定要静心休养,”太后轻轻伸手,温情地抚上段起鸿的手背,语调中满是慈爱与关切,“朝政之事,不妨暂交大臣们处理,龙体康健才是重中之重。”
     段起鸿艰难地摇了摇头,气息虽弱,目光却仍执拗:“如今局势不稳,朝中人心浮动,儿臣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在此刻放手……咳咳……”
     太后眉头微蹙,语气加重了几分,“陛下,你可知,你若有个闪失,大夏江山又将何去何从?当以大局为重,暂放政务安心调养才是。”
     段起鸿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眼中却闪过一抹决绝:“母后,儿臣岂会不知轻重?只是此时放手,无异于将社稷拱手让人。儿臣……咳咳……必须守住京城,稳定军心。”
     太后听到这话,面色瞬间就冷了下来,“陛下若真为我大夏社稷长远考量,便应有所取舍。当下最要紧的,是早日下诏交出那名惹是生非的白马小将,平息北渊怒火;并即刻下旨,筹备迁都平南,暂避锋芒,以图将来!”
     听到太后这话,段起鸿心中极为不认同。
     只见他面色一沉,强撑着想要站起身,却因用力过猛,一缕鲜血当即从唇角滑落,“朕…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会迁都…平南城!”
     侍立一旁的周明远见状面露焦色,正要上前,却被太后抬手止住。
     “周公公,”一旁的老嬷嬷适时开口,语调平缓却字字清晰,“别忘了自己的本分。”
     周明远听罢,躬身退后了三步。
     段起鸿目光掠过周明远迟疑的神色,又看向太后沉静的脸和老嬷嬷那副理所当然的神情,心中一直缭绕的迷雾在这一刻骤然散开。
     他低笑一声,染血的唇边泛起一丝明悟的讥讽:“呵……原来周明远,是母后的人……难怪…”
     “陛下病了,”太后的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涟漪,“不必思虑过甚,安心静养才是正理。”
     段起鸿目光黯淡,喃喃道:“朕不明白……周明远侍奉朕十余载,究竟是什么,能让他背弃旧主?”
     太后轻轻叹息,语气中带着几分世事洞明的淡然:“自陛下登基后,大力裁撤旧制,司里监权势尽失,形同虚设……他不过是在陛下这里看不到前程,另谋出路罢了。”
     周明远始终深埋着头,叫人看不清他半分神色。
     “既然如此,”段起鸿惨然一笑,只觉得万般皆讽,“朕这场急症,恐怕也非偶然吧?周明远和母后,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周明远目光下意识瞟向案上那盏尚未喝完的参茶,低头不语。
     “朕……尚有一事不明……当初,是母后您一手将儿臣扶上这九五之位,为何今日……竟要行至如此地步?”
     段起鸿面色惨白,眼神中满是不甘与困惑,目光死死锁在太后那张依旧雍容华贵的脸上。
     太后静默片刻,殿内只余烛火噼啪作响。
     见段起鸿已然明悟,她蓦然撤去所有伪装,踱至榻边。
     阴影投在段起鸿苍白的脸上,她的声音里听不出半分温情,只有冰冷的审视:“为何?只因你当初装得太像,演得太过平庸无能。让本宫误以为你不过是个怯懦无能、易于掌控之人,这才放心将你推上这帝位。而今回首这一两年光景……竟是本宫看走了眼。”
     目光触到对方眼中的杀意,段起鸿闭上眼,终是喟

第183章 依礼制,传达谕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