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悄然握紧:“三日后启程,你且准备妥当。此番赴会,不仅要收编各路豪杰,更要借他们的旗号,搅动西南这潭死水!”
韩宝英望着他背影,眸中忧色未褪,却终是点了点头。
窗外夜风忽起,吹动案头舆图,那幅绘满山川的纸上,川渝滇黔之地已被朱笔圈出,密密麻麻的标记如棋局落子,暗藏玄机。
数日之后,傅昊带领着叶三元、洪兴、秦英、韩宝英等人,率领八百警备团骑兵营浩浩荡荡前往川东府。
马蹄踏过之处,尘土飞扬如金雾。
韩宝英身着劲装骑于白马之上,鬓边碎发被风撩起,她不时望向身旁傅昊,只见他身披红色披风,身穿呢子大衣,眉目间凝着肃然,却偶尔回眸朝她展颜一笑,那笑意似能驱散暑气,叫她心头安稳几分。
此时的川东府,恰似一锅沸腾的热油,激荡着前所未有的喧嚣与躁动。
自陈玉成挥师夺下重庆,以雷霆之势横扫川东大半疆土后,整个西南局势便如多米诺骨牌般倾覆。
云贵湘三地的清廷联军,被悍将李福猷如铁钳般死死钳制于黔境,动弹不得。
贵州、湘地的起义军借此天赐良机,陡然从疲于防守的困局中挣脱,反守为攻,势如破竹。
当起义军的旌旗已然覆盖贵州膏腴之地,那些曾割据一方的土霸主们,终不得不咽下苦涩的现实:在乱世洪流中,弱小的山头注定要被巨兽吞没。
如今云贵川三地,谁执牛耳?
自是那从陕西龙骧南下、拥兵数十万的革命军;其后依次是杜文秀部、朱明月的白号军与张秀梅的苗军。
朱明月心底明镜似的,自己不过是刘仪顺、何冠益、秦魁等人精心推至台前的提线木偶,徒负虚名。
张秀梅亦深陷无奈,麾下联军如捻军般成分芜杂,号令难一。
各方首领在权衡利弊后,终决意摒弃前嫌,共聚一堂,决议归附那如今雄踞数十股势力之巅的反清巨擘——革命军,以求在这崩裂的世道中寻得一方安身立命的根基。
1863年秋,苏州城外的许墅关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
作为太平天国苏州防线最后的咽喉要隘,这里已成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场。
忠王李秀成深知此地关乎天国存灭,亲率麾下七八位王爵——来王陆顺德、纳王郜云宽、桂王黄桂章、护王陈坤书等,集结三十余员悍将、五万精兵,誓在此地与李鸿章的淮军决一死战。
许墅关外,淮军主力与戈登的常胜军已布下天罗地网。
李鸿章的淮军阵列中,数百门西洋大炮黑森森地矗立,炮口直指关隘;士兵们两三人便配备两把洋枪,枪械寒光如霜,火药味弥漫战场。
戈登的常胜军更是装备精良,全员配备最新式洋枪,百余门火炮多为杀伤力惊人的西洋开花炮,炮阵轰鸣之声震得大地颤动。
联军以压倒性火力封锁关隘,似一张铁网缓缓收紧。
反观太平军,装备之悬殊令人扼腕。
五万将士中,平均五人方得共享一把洋枪,多数仍持冷兵器;两百余门火炮中,土炮占绝大多数,仅有的少量西洋炮亦显陈旧。
喜欢。
第360章 前往川东府[2/2页]